第11章

关灯
    知道贝律清不会无缘无故回家吃饭,还特地通知了贝律心,所以早早说回家有一点事就早走了。

     贝沫沙是在老上海长大的阔家少爷,非常喜欢那种带点西式风格家具,所以贝家的沙发是一套西式的沙发椅,款式典雅里透著一种低调的奢华,一张三人椅,二张单人椅,旁边的茶机上还放著一只老款的留声机,一进来便会知道贝家的底子跟其它的高干家有一些不同。

     眼看著经济开放的路线越来越明确,贝沫沙也是典型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这两年干脆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下。

    京城里的高干的房子即然是国家的,自然装修也会有各式各样的国营单位来抢著买单,这些房子的装修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计成本,活务必要做到完美,有一点点的误差都会拆了重来,像贝沫沙家装修光光用来做辅料的板材就拖进来一大卡车。

     所以高干家里朴实那仅仅只是一种风格。

     家装换成了西式的,以前那套西式的沙发椅也就保留了下来,贝律清翘著修长的双腿坐一张单人椅上,贝律心乖巧地坐在三人沙发靠贝律清的那头,这让路小凡顿时有了一种过去开沙龙的感觉。

     贝律清就读的R大是出了名聚集高干子弟的地方,那个年头高干子弟很喜欢举办沙龙,沙龙跟Party的区别就在於,Party是以娱乐为主,而沙龙是以阐述观点为主。

    贝家经常举办的是英语沙龙,这些外交系政治系的高材生们用英文来发表一些见解,有著香港读书经历的贝律清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常常是沙龙的焦点。

     而在那个年头的高干子弟通常有权但还不是那麽太有钱,当时这些经常在一起举办沙龙的高干子弟还没有发展成利益共同体,不过由於眼界的不同,他们已经能感觉到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适合他们的舞台要到九零年年底上海证!行第一声响锣才能到来。

     九十年年代初期正是香港投资内地高潮期,拥有双重背景的贝律清毫无疑问成了这个沙龙团体的领导人。

    做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政治家贝沫沙显然很重视这个由高干子弟组在一起的沙龙会,难得在家吃一口饭的贝沫沙还会时不时地光顾一下这个学生沙龙会。

    林阿姨则是糕点准备充分,即便连晚上跟白天是倒著过的贝律心也会打扮适宜乖巧地坐在一边。

     只要贝律清在家中举办这种沙龙,路小凡就成了全家最不受欢迎的人,从贝沫沙到贝律心都不太希望他出现在客人们的面前。

    林阿姨自然向著贝家人,一到周未就凡凡啊过来帮我做这个,凡凡啊过来帮我做那个,差使著路小凡在厨房里面忙得团团转,她自己就倒茶递水,绝对不会给路小凡有机会抛头露面的机会。

     路小凡有一次给林阿姨出去买酒,一不小心没有绕道走,沙龙里一位年轻的瘦高个,模样帅气的男人看见了,连忙招手道:“哦哟,律清,你们家还有新成员哪,从来没见过啊!” 这个在贝律清的圈子里第一个跟他打招呼人正是林子洋。

     路小凡顿时面红耳赤,嗫嗫地说不上话来,贝律心一看见路小凡那脸色好像叫人泼了盆狗血似的红,倒茶的林阿姨连忙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