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 “也没什么不能的。

    ” 季文汐无话可说了。

     / 车开到路口,遇到一个七十多秒的漫长红灯。

     孟镜年陪了一整天,多少有些疲乏。

     他是真不爱开车,在等这个红灯的时候,少有的将不耐烦直接写在了脸上。

     这时,目光瞧见中控台上林檎塞给他的小布袋。

     拿下来,拉开束口的抽绳,拿出里面的东西。

     是个小印章,一厘米见方的印面,他对着灯光瞧了瞧,镌刻的是“镜年”两个字。

     应当是逛河边的文创街,她趁着他去买水时叫人刻的,那条街上都是这一类文玩石刻的小东西。

     忘了具体哪一年,好像是林檎读初中的时候,一次饭桌上,她问孟缨年和孟镜年,他们两人的名字是谁取的,是不是孟震卿。

     孟缨年说不是。

     “缨年”和“镜年”,是他们亲生父母留下的名字。

     “缨”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缨”。

     “镜”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镜”。

     那时林檎眼睛亮晶晶的,说难怪这么好听。

     红灯转绿。

     孟镜年松开刹车,单手轻打方向盘,汇入车流。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攥着那方小印。

     第13章 孟镜年论文预答辩通过以后,并没能闲得下来。

     从三月到五月,工作日时间,基本都泡在院楼。

     江院长是学校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手里有国家级的重点课题,一些数据观测、收集、整理的工作,都交给孟镜年在帮忙。

     此外,六月中旬要举办主题为“热带对流、热带气旋及相关多尺度过程”的暑期国际讲习班,拟邀美国、挪威、英国、日本等多国的资深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和教程,一部分的筹备工作,也交到了他手里。

     他因为本科就在院里,院内老师看着成长起来的,熟悉得很,晓得他好说话,办事又牢靠,因此有什么事临时需要人手,也会叫他补个缺。

     一系列工作,让孟镜年忙得晕头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