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台湾

关灯
    直到张启张启感应到脑海中的印记有异动的时候,张启立即停止了对食魂兽与游荡阴魂的搜寻。

    他展开系统地图,一边看着地图,时不时调整着方向,化作一抹虚影朝着脑海中印记疾驰而去。

     不知掠过多少荒野,一座巍峨如山岳的庞然大物终于刺破阴雾,闯入张启的视野。

    这座大山与此前途经的丘陵截然不同,其山体黝黑如铁,表面布满沟壑,宛如被巨爪撕裂的巨兽脊背。

     山脚下矗立着一排排高大的守卫,他们身披锈迹斑斑的青铜甲胄,面容凝固在狰狞的怒目圆睁状,身形足有寻常鬼差两倍之巨。

    这些守卫如同远古石像般纹丝不动,唯有盔甲缝隙间渗出的缕缕黑气,昭示着他们并非无生命的雕塑。

     守卫阵列之间,阴魂们如同提线木偶,机械地迈动步伐。

    他们眼神空洞,形体虚浮透明,衣袍在无形的力量中轻轻摆动,却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列。

    却都木然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仿佛被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着。

     张启眯起双眼,看着印记波动的方向直指山体深处。

    他指尖掐诀,周身泛起一道幽光,隐身术发动的瞬间,身形便如晨雾般消散在原地。

     踏入大山的刹那,张启便如坠无形深渊。

    浓稠如墨的阴气裹着铁锈味扑面而来,某种蛰伏于地底的古老威压顺着经脉倒灌而入,灵力在丹田中疯狂翻涌却难以凝聚。

    每前进一步,脚下的黑岩便渗出刺骨寒意。

     张启屏息敛息,像一尾穿梭在暗流中的鱼,小心翼翼地在蠕动的阴魂队列间游走。

    当那两扇青铜大门的轮廓刺破迷雾时,张启猛地刹住身形。

     门板上盘绕的饕餮纹正在缓缓蠕动,符文缝隙间渗出黑色雾气。

    他能清晰感受到隐身术的波动正在急速减弱,周身灵气被压制得仅剩二成。

    若再向前,恐怕未等靠近大门,隐身效果便会失效。

     青铜大门上方书写着扭曲的三个字,张启虽无法辨认具体含义,但从符文的形态与周身弥漫的森然气息判断,这扇大门赫然便是传说中的“鬼门关”——通往地府的门径,也算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此刻正无声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鬼门关旁,一道仅容两人并行的狭窄通道如同一道狰狞的伤口,门框漆黑如墨,内部深不见底,仿佛连接着无尽深渊。

    两盏惨白的引魂灯悬于门楣,幽绿的火苗在风中摇曳不定,将周遭照得忽明忽暗。

    四名身披玄铁甲胄的守卫如雕像般伫立两侧,离裂缝边上有着两尊石兽,形如狴犴。

     此时,左判官盯着一个半透明的黑色罩子,刚迈出试探性的半步,两道寒芒如闪电破空而至。

    锁链戟精准地交叉架在他咽喉两侧。

    其余守卫同时转头,空洞的眼窝中腾起幽绿火焰,那森冷的目光如同实质,将左判官死死钉在原地。

    后颈寒毛根根倒竖。

     左判官踉跄后退数步,狼狈退至一众鬼差簇拥的区域。

    此地与周遭阴魂形成鲜明对比——鬼差们也同左判官一样,也是盯着一个半透明的黑色罩子,将他们与外界隔绝。

     而鬼差们腰间古朴的腰牌正散发出幽蓝光芒,符文在牌面流转,显然是这层防御的根源,张启离的远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半晌,左判官掏出刻满符文的拘魂葫芦,葫芦口喷出滚滚黑雾,数百道阴魂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在鬼门关威压下变得浑浑噩噩,由着鬼差指引着排入绵绵不绝的长队之中。

     张启隐匿在暗处,瞳孔骤然收缩——左判官竟在瞬息间变化形态,化作普通阴魂,混进了队伍。

    若不是识海中的灵魂印记,他也分辨不出左判官。

     当变成阴魂的左判官挪到守卫跟前时,最前方的守卫突然暴起,手中锁链戟裹挟着腥风劈头砸下。

    判官闷哼一声重重倒地,千钧一发之际摸出块刻着阎罗印的令牌。

    奇异的是,守卫的动作戛然而止,如同断线木偶般退回原位,空洞的目光再次变得死寂。

     此时,张启见状也不敢在往前了,不多时,左判官手下鬼差们匆匆折返,左判官和一个鬼差走在最后,张启悄然也跟在身后,隔着丈许距离。

     “左大人,鬼门关此时不让进了,还有此地的威压也减少了许多,会不会是......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