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叛国案发3

关灯
    一) 张太后的藏书是一本《东越草木志》。

     太后的执事女官立于萧玥面前,将书翻开,一页页示于萧玥。

     萧玥看得几页,心中微讶, 这东越草木志竟和我种花家的《诗经》有些重合,那些描写植物的诗句几乎一字不差! 这时空乱流竟也有交叠之时?或者说,有前辈??看样子,这前辈是国学高手啊。

    。

    。

     这人是谁?在东越?身穿还是魂穿? 或者我,我们俩还能穿回去不? 他(她)若是魂穿、在种花家留下个啥植物人身体还能回去,特么我的“身体”都被黑洞吸进去了,我回去穿到边个身上啊?? 计时更漏点滴过去,韩朗和叶恒看萧玥面露恍忽之色,似是神游天外,均是心头大急。

     叶恒几次要出声,却被太后以眼色所止。

     只见太后的女官收了《东越草木志》,对萧玥说: “这《东越草木志》为太后藏书,出自民间一位异人之手。

     多年来见者廖廖,其词句多有生僻复杂之处,萧姑娘只需背得百之一二,便算得过目不忘。

    ” 萧玥回神,算了算了,多想无益,还是先自证。

     便将那文首一段徐徐背出: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至此东越一隅,如今已三载。

     “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

     余午睡初足,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 山居寂寥。

    四时更叠,庭前桂花,落复又开。

     或许余早应放下心中执念,世间万物,实实虚虚,空未必空。

     梦幻泡影,皆有深意。

     余作此《东越草木志》,聊以解忧。

    ”—— 只见萧玥抬首而诵,那词句虽多有生僻复杂,她背来却显清丽华美,似有韵律在其中。

     她背到“世间万物,实实虚虚,空未必空。

    梦幻泡影,皆有深意。

    ”之时,张太后似有所感,等她背完便缓缓开口:“小丫头不用背了。

    ” 看向皇帝叶熙,“皇儿,这丫头确有过目不忘之能,无须再证。

    ” 二) 萧玥自证,退至一旁。

    听执事官一一道出,周衍、李青所为叛国恶行,件件直指叶三。

     而叶三也并不辩解,就那么淡淡地站在那儿。

    风姿出众,气定神闲。

     叶三:不就是你二儿子想搞死你三儿子么?父皇,你当真以为你从小偏爱我,我就信么?我是你最爱三子一事,也只有那傻子叶九相信罢了。

     韩朗拿出的李青供词,金殿上众臣子已互视纷纷。

     “皇上,太后,太子殿下,那李青及其妹在臣将他们二人押解回京之时,遭人暗杀。

     此供词亦经臣多方查证,山海关通敌地道现已全部查封! 铁证如山,三殿下说他不知, 那经年来,由他批示的交易清单、李青仗着殿下之威行的种种叛国事宜, 和那宽可跑马的地道一样,却也不是说一句‘臣怀恨攀诬;将李青屈打成招’可以了结的。

    ” 皇帝沉默半晌:“明儿,你可有话说?” 叶三:“父皇英明。

    太子殿下英明。

    今日这么多的‘铁证如山’,一一加诸儿身,儿臣实在——辩无可辩,无话可说。

    ” 叶三将被羁禁于他自家王府。

    无皇令,不得外出。

     叶三不远处,西昌质子言子夜同样淡淡而立,气定神闲。

     萧玥忽然向张太后跪下:“太后娘娘,关于此案,小女子一直有一二不解,不知可否说予娘娘一听?” 可。

     萧玥方才自证,已证实今春2月1日刘洪被杀现场,萧玥惊慌失措,为保命,将刘洪不小心泄漏的秘要交给三殿下派来、杀刘洪灭口的杀手。

     然,萧玥过目不忘,当日做过的事,每一个细节,倒也还记得些许。

     萧玥那日,因不甘受辱,之前和那刘洪有些争执打斗。

    刘洪差点掐死萧玥,他自己也在打斗中被小女子失手所伤。

     三殿下的杀手杀死刘洪,我在一旁,拾起那秘要,看了几眼,而后献上。

     那秘要上面,有萧玥不小心沾上的、刘洪的鲜血。

     秘要正面的拇指血印固然模糊,但其背面,萧玥双手食指的手指印,想来是很清楚的。

     后来,大家都知晓萧玥默出秘要,韩少司献于太子殿下。

     萧玥一直以为,太子殿下手中的,就是默出的秘要。

     然,在刑部黑牢之时,方才听闻,太子殿下早在刘洪被杀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已在刘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