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然后亦把汝阳王府拆了。

     杨逍身负绝世武功,按理说踏平汝阳王府并不难,可眼下他却不能这么做。

    各地起义的义军并非只明教一伙,明教义军还未成气候,这个时候除去汝阳王反倒令天下大乱,如此受苦的便是那些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地牢外,杨逍一面踏风而去,一面以“弹指神通”解了蒙古人的穴道。

    他无意在此时大开杀戒,是以,解穴手法中又添了几分点穴手法。

    地牢附近,凡是被他点住了穴道的蒙古人解穴后五识尽失,听不得、看不得、闻不得、说不得……这才稍稍令杨逍解了气。

     杨逍还不急着离开汝阳王府,依照西域人同他所说的方位,汝阳王府的西南面建有一座“珍宝阁”,那里面摆满了世间的奇珍异宝,可谓是应有尽有,据西域人说的,倚天剑应该就被汝阳王藏在这珍宝阁中。

    他既来了一趟,自当把该查的都查清楚了,又怎能放过珍宝阁? 他如法炮制,所到之处的蒙古人皆被他定于“弹指神通”下,不得动弹。

    抬头望去,面前的珍宝阁足有四层楼高,阁里的照明之物极为奇特,将整座珍宝阁照得有如白昼。

    杨逍不屑地嗤笑一声,侧身钻入阁内。

     如他所料,那照明之物便是如手掌般大的夜明珠,每层一颗,把角落都照得亮亮堂堂。

    杨逍粗扫一眼,极快的爬上第四层楼。

    这些奇珍异宝杨逍不喜也看不上,倚天剑他自然也看不上,可那既是纪晓芙所求,他杨逍自当不惜一切为她取来。

     第四层的正当中,摆着一只半人高的珊瑚,那七彩珊瑚被制成了剑架,倚天剑就被放在珊瑚之上。

    杨逍仅瞧一眼,便已经看出这珊瑚教汝阳王做了手脚。

     地牢附近的蒙古人很快会被发现,他万不能牵连到暗室的明教兄弟,得尽快像个法子把蒙古人的注意力从地牢引到他身上,这倚天剑今日恐怕是拿不得了。

     杨逍随意挑拣了几样看似价值不菲的珍宝,扯过一块桌布将这些东西收在一起。

    他挑眉思量半刻,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了副极珍贵的文房四宝,研磨片刻,他执笔挥毫,白净的宣纸上顷刻便留下几个潇洒的大字多谢赠宝,他日百倍奉还,落款是“杨逍”。

     这话一语双关,一是他手中珍宝,二是明教弟子的那件事。

    黑字写罢,杨逍将手中价值千金的毛笔随手一扔,只闻“咔嚓”一声,那玉制的笔应声而断。

     杨逍飞身跃出珍宝阁,数下“弹指神通”解了蒙古人的穴道,他又故意在汝阳王府中多踩了几个起落,好让更多的人瞧见他此行是为来王府取些宝物。

    蒙古人挥舞着手里的弯刀,十分愤怒,“咿咿呀呀”的叫唤着抓刺客。

     杨逍清浅一笑,顺道从珍宝阁掠至地牢附近,他在屋顶上等了半刻才见有蒙古人追来,手头假意弹出几下“弹指神通”,好教追上来的蒙古人以为这些人是为追他而遭此横祸,如此汝阳王便不会怀疑到吴堂主他们的头上。

     待杨逍在汝阳王府闹了小半个时辰,眼瞧着前来围追堵截的人越来越多,他提着手上的包裹纵身跃出王府高墙,连一片衣角也没让蒙古人摸到。

     杨逍趁着夜色干脆又出了一趟都城。

    都城外多村庄小镇,他们寄人篱下被大都里的那些高官达贵剥削得一穷二白,农田里仅剩的几片稻子也教蒙古人狮子大开口,吞了大半,余下那么一点只勉勉强强让他们不饿肚子,一年到头,连新衣都穿不上一件。

     他颠了颠手头的包裹,一路远去一路在农家门口丢下一两件不错的物什。

    杨逍料定这些时日汝阳王府定会忙于找他寻仇,他只需在大都里多晃几眼,那些蒙古人还不至于把目光放到大都外面的穷苦百姓身上。

     “你回来了,怎么样?有没有受伤?”纪晓芙枯坐桌前,闻木门“吱呀”响动,她急急忙拉开房门,把杨逍带入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