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唉,我背着粟米去市集换布,一阵风刮过,把我盖粟米的枯草刮到了地上。

    我没意识到。

    ” “啊,就这样?” 刘邦解释:“他枯草落下的地方是县衙前的大道。

    在那里扔垃圾就是犯罪。

    ” “叔叔,你是因为何事被罚?” “唉,阿母病了,我去城里寻工做。

    不小心被人发现。

    ” “阿父,这是为何?” 刘邦解释:“他无事在城里闲逛,被人举报。

    ” “姨姨,你是因为何事被罚?” 女子摸了摸被割掉的耳朵,哭诉道:“有人在街上打架,我没去劝阻。

    可我在店铺里打盹,根本不知道此事啊。

    ” 刘邦淡然道:“见到不义之事不去阻止,同罪。

    ” 刘盈揉了揉脸,挤出一个笑容安抚哭泣的女子。

     这些人受了肉刑的城旦舂,罪名千奇百怪。

     在田埂上干活时憋不住上厕所摘了片叶子,被人举报摘的是隔壁家的桑叶; 因生病耕地时没有按照最新的规定,把地犁得太浅; 租借官方的牛的时候没有照顾好牛,导致牛送回的时候腰围变小,又赔不起钱; 在见到县令的时候习惯性地多说了几句谄媚话,被县令身旁的隔壁县的官吏举报…… 刘邦一一说出了他们犯的是《秦律》中的哪一条律令。

     刘盈对刘邦道:“《秦律》是把应该道德规范的事都写入了律令中,希望把黔首的一言一行全部框入规矩吗?” 刘邦揉了揉刘盈的脑袋,没有回答。

     他们继续向咸阳前行,刘盈继续与城旦舂们攀谈。

     他与表情萎缩低迷,或者神态凶悍狡诈的城旦舂们也攀谈上了。

     这些刑徒有伤人的,有盗窃的,有通/奸的,有殴打虐待父母的。

     如此罪行,在现代也是刑事犯罪,放在后世封建王朝恐怕要处以死刑。

     可在秦朝,他们与在地上丢垃圾的、偷摘了几片隔壁桑叶的、没有见义勇为的、在街上闲逛的人一样,都成了城旦舂。

     刘邦又一一说出他们所犯《秦律》。

     《秦律》严苛又宽容。

     一点小事可能会成为城旦舂,犯了大事也只会成为城旦舂。

    《秦律》中不仅很少死刑,连断肢肉刑都不常见。

     刘盈想起各地秦简出土时,学者们对秦简精神的解读。

     对大秦而言,黔首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他们不会轻易让黔首丧失劳动能力。

     刘盈问道:“阿父,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