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的、平实的想法。

    她不属于那种绚烂艳丽的繁花,而更像一株朝上生长的藤蔓。

     袁尧垂下眼皮,看手中的简历。

     工科出身,大学拍微电影,计算机奖项拿了一堆,毕业却转干了文策,做的还是角色扮演游戏。

     这履历还真的是每一步都出乎意料。

     顾思宁讲得口干舌燥,她很紧张,只能通过不断说话来缓解。

     “如果现在让你策划一部电影,你会做什么?”袁尧问道。

     顾思宁懵了:“啊?我......我应聘的不是编剧吗?” “都一个道理。

    以前没做过原创?” 她实话实说:“原创倒是原创,但那些大部分都是命题作文。

    ” 袁尧挑眉:“现在不命题,你想做什么?” 顾思宁大脑飞速转动着,视线在对面的一干人等身上飞速掠过。

     优文传媒以及袁尧所有时间轴一下子在眼前展开。

     凭借着某种直觉,她脱口而出:“纪录片吧。

    ” 袁尧眼中多了些趣味。

     顾思宁见此则长舒一口气。

     “为什么是纪录片?”袁尧问。

     顾思宁一瞬间又组织了特别多的词语。

    什么人文啊,质感啊,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知识的厚度啊,将复杂概念普及化啊之类。

     但最后的最后,她还是抛弃了这些说辞。

     她说:“我读高中的时候,我......老师给我放过一个纪录片,叫《观云》,那是我头一回认真看纪录片。

    ” 从那里她知道了怎么看云彩,知道原来深奥复杂的气象学,除了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软件,也可以离她这么近。

     顾思宁至今回忆起那个闷热的午后,耳边响起的依然是程之珩和煦的声音:“镜头是这世界上最浪漫的发明,气象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不可控,而镜头可以记录下每一次意料之外。

    ” 人类总是对未知着迷。

     很多气象爱好者,喜欢的并不是复杂晦涩的物理学概念,而是眼睛捕获到的每一次美丽。

     她沉醉在那些关于风景云彩的镜头里,或宏大,或微粒,甚至到最后忘了自己的初衷只是为了跟程之珩多待几分钟,多一个共同话题。

     顾思宁忽然停下,心中涌起一阵酸涩。

     那颗因为悸动而埋下的种子,终于在这个乌龙的时刻再次发展壮大。

     即便他们已经错过了,她还是惊讶于程之珩带来的无数个灵光一现。

     “怎么不继续说?”郑翀正听得津津有味,见她没了动静,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