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这句话当然不能直说,要委婉迂回地说,说到龙椅上的人真的信了,脖子上的脑袋和乌纱帽就安稳了。

     这可不是个文人皇帝,听说不爱读书,不讲究礼贤下土,打了一辈子仗,最拿手的可不就是杀人了么。

     是以,今日早朝归纳起来只有三件事: 各地祥瑞纷呈,吉兆频现,陛下真龙天子也。

     番邦递交贺表,俯首称臣,陛下威震四海也。

     前两件早把赵溢的耳朵磨出了茧子,他听了一个时辰还没听完,只好趁着一个空档道:“甚好,无事就退朝了吧。

    ” 他说罢,趿上御案下的鞋子,要起身。

     “臣有本。

    ”列在末位的一个绿袍文官颇没眼色,将折子递上去,又道:“陛下子嗣不丰,臣请陛下广纳良女,为国延嗣。

    ” 赵衍去瞧右相,见他面色如常,像是早就知晓此事。

     臣工们悄悄转头去看,是太常少卿柳风眠,心中腹诽,你从前跟着左相一起给当年的定安候下绊子,现今左相跑了,定安侯当了皇上,你又来拍马屁……不过这个马屁拍得颇有才华。

     如果皇帝身边有了自家人了,吹一口风,抵得上自已在前朝多少句。

     众人又纷纷附议,弄得好像陛下不选妃,就对不起这些忠臣良将的一片心了。

     赵溢坐回去,把鞋子挂在脚趾上转了转,望向赵衍,见他也正盯着自已看,似有话要说,于是对着众臣工道:“吾乏了,此事呀……再议吧。

    ” 下了朝,赵溢在偏殿单独召见赵衍,他登基之后,与赵衍畅所欲言的时候少了,这个弟弟小了他十几岁,亦父亦兄地看着长大,说是最信任的人也不为过。

     月余的朝会下来,没有一丝进展,满朝的文武表面上对新帝毕恭毕敬,心中却未必如此。

     黄河治水,春闱改期,此等关系重大之事只捡着好听的一带而过,整日拍马屁,只把他当成一个自大的武夫。

     赵溢在弟弟面前向来直来直去:“要我说当初就应该杀鸡儆猴,他们看山阴侯还活着,一个个都不死心。

    ” 赵衍摇摇头,道:“皇兄,我找御医给山阴侯看过,他那个毛病是真的,杀了他,除了一时的爽快,没有其他益处,还白白留下一个骂名。

    ” 他顿了顿又道:“留下他,厚待他和他的妻女,一来彰显皇兄宽和,二来引蛇出洞,无声无息慢慢剪除他在朝中的余孽。

    ” 赵溢道:“我也耐心等了月余了,个个都是前朝旧臣,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