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摸出来个新出路

关灯
    有了镇政府的支持,有了自己种大棚成功的实例,还有村里父老乡亲的拥护,由秦淮仁带头,陈学平作指导,村里家家户户都干起了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被全村人干得风生水起,秦淮仁带着全村人很快捞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挣了钱就想扩大生产规模,秦淮仁又跟村民们承包起来了周围几个村的土地,用来搞大棚的建设。

     半个镇子十九个村落,有十个村子的土地都被秦淮仁他们村给承包了下来。

     被承包的十个村子都干起来了大棚种植,足足十个村子的大棚,又有了陈学平教授他们培育的优良果蔬品种。

     大棚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要优于市场的同类蔬菜水果。

     秦淮仁的大棚种植越来越好,他的大棚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陈学平他们研究的新品种秧苗总是第一个种植,吃第一波红利。

     这天秦淮仁又在大棚里忙活,自己最大的一个大棚里种的辣椒又是大丰收,正在忙活的时候,突然听见外边有人喊他的名字。

     “秦淮仁,秦村长。

    ” 干得热火朝天的秦淮仁听有人叫他,答应了一嗓子,就把手里的活一放,擦了擦手,出大棚了。

     叫他的人正是镇子里的干事王华宇,自从秦淮仁当上了村长,沈祥瑞就把王华宇安排在了秦淮仁和镇政府的通勤路上。

     为的就是了解秦淮仁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大棚种植这方面的成效,但凡王华宇来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做调研汇报大棚的情况,二是跟秦淮仁传达镇领导的指示。

     80年代电话通信还未普及,就连镇里也只是镇办公室有一部电话,落后的村委支部也没有电话,那时候可这是高级物件。

     “哦,原来是王干事啊,来,领导在我这坐下,喝口茶水。

    ” 秦淮仁指了下大棚外的小马扎和小方桌,示意王华宇喝上一口水,解解渴。

     “你可别这么说,我那是干部啊,我是个干事,说白了就是给你还有沈镇长传话的小跑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