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 自文晏因玩忽职守被革职下放后,吏部尚书一职已经空置了小半年。

    这两年吏部大大小小的风波不少,尚书台的大人们其实也颇为头疼,原本这人选早就该定下的,不过前阵子不巧撞上谢府的丧事,就一直搁置下来。

     谢珩在听见“汪循”这名字时,眼中浮过波澜,“这是他们自己定下的?” 徐立春点了头,“是士族一齐推出来的。

    如今吏部这情况,能挑选的余地本就不多,汪循是吏部老人,门第出身也看得过去,他自己已经看准这个位置,听说这阵子他在尚书台上下打点,大家也都认同他。

    ” “你觉得如何?” “汪循从前在老大人手底下当过差,我记得他办事还算妥帖。

    ”徐立春说的老大人是谢珩的父亲谢照,前些年谢照还没退仕,官任丞相,汪循在他手下当过多年的中府令,也算是熟面孔了。

    不过自谢珩执掌谢家后,一朝天子一朝臣,谢珩没再启用过他,算是没有跟上谢府新旧权力更迭节奏的那批老人之一。

     徐立春觉得这人选还算合适,不过他很快注意到谢珩没有说话。

     “大公子是觉得不合适吗?” “既然尚书台已经定下了,又是士族众望所归,那就是他吧。

    ” 徐立春在谢府当了四十多年的管家,已经生出了一颗玲珑心,鬼神的心思都能揣摩几分,但他没能从年轻的家主脸上看出任何东西,“是。

    ” 谢珩继续望着那盘下了一半的棋,单纯看他的背影,会觉得他像个与世无争的隐士,或是不问世事的高门公子,但唯独很难让人联想到掌着东南生死、翻手云雨的顶级权臣。

    究其原因大概是他本就不像权臣,那只手中掌握着力量,却从不滥用,这是徐立春跟了谢珩这么久以来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一点,他从没见过第二个能做到的人。

     这是一种神性。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徐立春脑海中想到那位走到哪里都自带腥风血雨的广阳王世子,“说起来广阳王世子此次入京倒是风平浪静,前阵子他忽然去了一趟尚书台,把那些大人们吓坏了,结果只拿了两封没用的档册又走了,像是故意吓唬人。

    ” “他近日在做些什么?” “听说是日夜流连在淮河两岸的歌姬坊。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