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小
中
大
这时辰书吏们早都走了,怎么会有声音?李稚有点意外,随手把书放回去。
李稚下了楼,往门外看去,发现原本掩好的院门被推开了,他没有见到人,转而揭开帘子往内堂走,忽然他的脚步停下来。
大堂中立着一个老人,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很瘦,平脸,留着两三寸长的灰色胡须,大热的天,靛蓝色的厚实长袍穿在身上,服帖得连一丝褶子也看不见,从打扮看不出官阶品级,他正翻着一本原本放在案上的《南石录》,眼皮耷拉着,也没出声。
李稚观察了会儿,觉得这气场不像是普通人,“这位大人……” “沏茶。
” 被打断的李稚顿了下,他回身去架子上取茶叶,又从柜子里取出一套新的茶具,他沏好茶,放在案上,“大人,茶好了。
” 老人抬起眼皮看他一眼,那双眼睛是灰色的,却隐隐射出金石的精光,他只掠了一眼就转开视线,落在那杯沏好的茶上。
李稚觉得他应该是不大满意,但老人没有说什么。
老人放下手中的书,指着案上的东西问道:“这字谁写的?” 李稚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是本抄了一半的名录,“回大人,这是我写的。
” 老人闻声有点意外地看向李稚,“你写的?” “对,是我写的。
” 老人重新打量李稚两眼,“那这本《南石录》也是你看的?” “是。
”李稚下意识答得很小心,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你看得懂?” “也有看不懂的地方。
” 老人半阖着眼盯着李稚,李稚微微低着头没有作声,看起来就是个普通书吏的模样。
老人道:“这本书自先帝一朝起,我只见过两个人借出来读,如今的读书人很少翻开这些旧书了。
” 李稚的眼睛很轻地闪烁了下,“这书原是我整理书架时无意中取出来的,我也看不懂,只是随手翻一翻。
” “《南石录》开篇说,前周时期,徐淮原是右安王,国家内忧外患,他屡屡向上谏言,奸臣嫉恨他的所作所为,到处诋毁他的名誉,不久他被君主放逐,他将兰草编成圆环,戴在自己的头顶,跑到南山之上放声歌唱,前周覆灭后,有人在南山找到一块带着草冠的石头,剖开后发现中心鲜红如血。
” 说话声在大堂中回荡,穿插着几缕薄暮的日光,明明低沉缓慢,却有一种庄严清亮的感觉。
老人扫了李稚两眼,“夹在《南石录》书页中那篇短赋也是你写的?” “是。
” “那你还是看懂了啊,又何必自作聪明地谦虚。
” 李稚没有作声,脑子里迅速想着该怎么回话。
李稚下了楼,往门外看去,发现原本掩好的院门被推开了,他没有见到人,转而揭开帘子往内堂走,忽然他的脚步停下来。
大堂中立着一个老人,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很瘦,平脸,留着两三寸长的灰色胡须,大热的天,靛蓝色的厚实长袍穿在身上,服帖得连一丝褶子也看不见,从打扮看不出官阶品级,他正翻着一本原本放在案上的《南石录》,眼皮耷拉着,也没出声。
李稚观察了会儿,觉得这气场不像是普通人,“这位大人……” “沏茶。
” 被打断的李稚顿了下,他回身去架子上取茶叶,又从柜子里取出一套新的茶具,他沏好茶,放在案上,“大人,茶好了。
” 老人抬起眼皮看他一眼,那双眼睛是灰色的,却隐隐射出金石的精光,他只掠了一眼就转开视线,落在那杯沏好的茶上。
李稚觉得他应该是不大满意,但老人没有说什么。
老人放下手中的书,指着案上的东西问道:“这字谁写的?” 李稚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是本抄了一半的名录,“回大人,这是我写的。
” 老人闻声有点意外地看向李稚,“你写的?” “对,是我写的。
” 老人重新打量李稚两眼,“那这本《南石录》也是你看的?” “是。
”李稚下意识答得很小心,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你看得懂?” “也有看不懂的地方。
” 老人半阖着眼盯着李稚,李稚微微低着头没有作声,看起来就是个普通书吏的模样。
老人道:“这本书自先帝一朝起,我只见过两个人借出来读,如今的读书人很少翻开这些旧书了。
” 李稚的眼睛很轻地闪烁了下,“这书原是我整理书架时无意中取出来的,我也看不懂,只是随手翻一翻。
” “《南石录》开篇说,前周时期,徐淮原是右安王,国家内忧外患,他屡屡向上谏言,奸臣嫉恨他的所作所为,到处诋毁他的名誉,不久他被君主放逐,他将兰草编成圆环,戴在自己的头顶,跑到南山之上放声歌唱,前周覆灭后,有人在南山找到一块带着草冠的石头,剖开后发现中心鲜红如血。
” 说话声在大堂中回荡,穿插着几缕薄暮的日光,明明低沉缓慢,却有一种庄严清亮的感觉。
老人扫了李稚两眼,“夹在《南石录》书页中那篇短赋也是你写的?” “是。
” “那你还是看懂了啊,又何必自作聪明地谦虚。
” 李稚没有作声,脑子里迅速想着该怎么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