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小
中
大
后来的故事就极其狗血了,赵正生在市里又娶了一个家里开厂子的女孩结了婚,就此把周英这个又聋又哑的妻子,以及还不会走路的儿子都彻底忘到了九霄云外。
周英也去城里找过丈夫,可被当做避之不及的瘟疫一样赶了出去,但就是这样,这个看起来好像被谁都能随意一脚碾进尘埃里的女人,硬生生咬着牙,没对生活折过腰。
别人不要的废品,她要,别人嫌脏嫌累的活儿,她干,慢慢地,她在别人的“不要”里,攒出了一间芝麻大小的铺面。
也是在那个时候,在一个与现在差不多寒冷的冬天,她救了门口只差一口气就要再投胎去了的许塘。
但大抵周英的命是真的不好,她去世那年,周应川才十四,十四岁的少年还来不及悲痛,就要扛起母亲的棺材和这个家。
许塘看不见,养家的担子就落在了周应川的肩上。
那时候的周应川很忙,他辍了学,白天跟着镇子上的师傅去当学徒,学习维修工机,他做帮手,肯卖力气又不要钱,那些师傅抱着白得一个劳动力的心思,也愿意带着他。
晚上,周应川会托镇子上供销社的采买,给他带书,那会儿采买的大姐告诉他,城里帮别人算账的赚的多,还可以接私活儿,不用坐班,方便他照顾许塘。
就这样,周应川又捧起一摞摞晦涩难懂的书,用仅有的初中学历,挑灯夜读,自学了起了会计。
那段时间许塘每回半夜醒来,周应川都不在床上,翻书写字的声音常常彻夜不停,成了他熟悉的催眠曲。
不过这些周应川都没对他说过,当然,即便他不讲,许塘心里也知道,那两年,他们应该是过得很难很难的。
钥匙开卷闸门带动哗啦啦的动静,让许塘的思绪像振翅回笼的蝴蝶。
“韩明说学校真的要撤
周英也去城里找过丈夫,可被当做避之不及的瘟疫一样赶了出去,但就是这样,这个看起来好像被谁都能随意一脚碾进尘埃里的女人,硬生生咬着牙,没对生活折过腰。
别人不要的废品,她要,别人嫌脏嫌累的活儿,她干,慢慢地,她在别人的“不要”里,攒出了一间芝麻大小的铺面。
也是在那个时候,在一个与现在差不多寒冷的冬天,她救了门口只差一口气就要再投胎去了的许塘。
但大抵周英的命是真的不好,她去世那年,周应川才十四,十四岁的少年还来不及悲痛,就要扛起母亲的棺材和这个家。
许塘看不见,养家的担子就落在了周应川的肩上。
那时候的周应川很忙,他辍了学,白天跟着镇子上的师傅去当学徒,学习维修工机,他做帮手,肯卖力气又不要钱,那些师傅抱着白得一个劳动力的心思,也愿意带着他。
晚上,周应川会托镇子上供销社的采买,给他带书,那会儿采买的大姐告诉他,城里帮别人算账的赚的多,还可以接私活儿,不用坐班,方便他照顾许塘。
就这样,周应川又捧起一摞摞晦涩难懂的书,用仅有的初中学历,挑灯夜读,自学了起了会计。
那段时间许塘每回半夜醒来,周应川都不在床上,翻书写字的声音常常彻夜不停,成了他熟悉的催眠曲。
不过这些周应川都没对他说过,当然,即便他不讲,许塘心里也知道,那两年,他们应该是过得很难很难的。
钥匙开卷闸门带动哗啦啦的动静,让许塘的思绪像振翅回笼的蝴蝶。
“韩明说学校真的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