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小
中
大
要他一心一意攻读诗书,以后当一个忠于君王、爱护百姓的贤吏。
“虎奴,千万记住舅舅的话,你命中带凶,戾气过重,若一心研读诗书,或许能平安到老,一旦从武,只怕活不过三十岁。
” “虎奴,你记住了,不得从武!” 李仲虔立下重誓。
三年后,谢家灭门。
李仲虔遵照谢无量的遗愿,继续苦心研读书卷。
直到李瑶英五岁那年,他不得不违背在舅舅面前立下的誓言,弃文从武。
哪怕他知道代价是活不过三十岁。
…… 长史看着李仲虔长大。
他看着李德册立李玄贞为世子,六岁的二公子一笑而过,埋头钻研诗书。
看着谢家满门壮烈后,九岁的二公子擦干眼泪,回到李家,亲自照顾双腿不能行走的幼妹李瑶英。
又看着十一岁的二公子双眼血红,咬牙砸开重锁,血肉模糊的双手抓起那对注定会给他带来不幸的金锤。
世人都道李仲虔杀人如麻,放浪形骸。
他被世家轻视,被百姓厌恶,被同伍鄙夷,被太子部下讥笑。
投效他的军汉都是太子看不上的三教九流。
像杜思南那样出身寒微的谋士都敢公开言称:李家二郎,蠢材也,吾不屑与之为伍。
长史恨得心口抽痛。
他们哪里懂得,二皇子幼时多了那么多的书,由才学举世无双的谢无量亲自教养,怎么可能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粗野之人? 二皇子为什么不愿意整顿军务? 为什么沉溺酒色? 为什么完全不顾名声? 夜风清凉,漫天繁星。
高大骏马徐行于淡淡的月华之中,李仲虔垂眸,漫不经心地拍拍坐骑,没有说话。
长史沉痛地道:“大王,谢家虽然断了血脉,但风骨犹存,您师承谢家,不能堕了谢家之名啊!” 李仲虔猛地回头。
眼神锋利如刀。
“虎奴,千万记住舅舅的话,你命中带凶,戾气过重,若一心研读诗书,或许能平安到老,一旦从武,只怕活不过三十岁。
” “虎奴,你记住了,不得从武!” 李仲虔立下重誓。
三年后,谢家灭门。
李仲虔遵照谢无量的遗愿,继续苦心研读书卷。
直到李瑶英五岁那年,他不得不违背在舅舅面前立下的誓言,弃文从武。
哪怕他知道代价是活不过三十岁。
…… 长史看着李仲虔长大。
他看着李德册立李玄贞为世子,六岁的二公子一笑而过,埋头钻研诗书。
看着谢家满门壮烈后,九岁的二公子擦干眼泪,回到李家,亲自照顾双腿不能行走的幼妹李瑶英。
又看着十一岁的二公子双眼血红,咬牙砸开重锁,血肉模糊的双手抓起那对注定会给他带来不幸的金锤。
世人都道李仲虔杀人如麻,放浪形骸。
他被世家轻视,被百姓厌恶,被同伍鄙夷,被太子部下讥笑。
投效他的军汉都是太子看不上的三教九流。
像杜思南那样出身寒微的谋士都敢公开言称:李家二郎,蠢材也,吾不屑与之为伍。
长史恨得心口抽痛。
他们哪里懂得,二皇子幼时多了那么多的书,由才学举世无双的谢无量亲自教养,怎么可能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粗野之人? 二皇子为什么不愿意整顿军务? 为什么沉溺酒色? 为什么完全不顾名声? 夜风清凉,漫天繁星。
高大骏马徐行于淡淡的月华之中,李仲虔垂眸,漫不经心地拍拍坐骑,没有说话。
长史沉痛地道:“大王,谢家虽然断了血脉,但风骨犹存,您师承谢家,不能堕了谢家之名啊!” 李仲虔猛地回头。
眼神锋利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