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关灯
    彭若竹:“瞧你这老四怎么说话的,小苏你别误会,倒不是啥殊荣不殊荣的,这钢琴你瞧瞧,表面都沾灰了,妈多少年没弹估计手也生了,倒不是故意不用它。

    ” 姜阿姨来家里许多年,平日就跟自家人一样,吃饭也都是在一桌。

    对彭老师的那份遗憾,姜阿姨其实都瞧在心里,可惜这家中啊,大嫂、二姐和三嫂几个妯娌没个人看得出,难得小苏来一趟,竟然主动提起了。

     姜阿姨这时补充道:“也就表面稍许一点灰尘,平时我都擦拭着呢,彭老师你打开瞧瞧,跟新的一样。

    我从乡下来总军区部队,大卡车、军姿检验,啥场面都见过,就这钢琴声还从没听过,要是能听一听该多荣幸。

    ” 苏麦麦晓得了姜阿姨在帮忙,便看向贺总政委:“爸你说呢,不然你也劝劝妈吧,一会吃完饭我们就要走了,下次妈又该找别的借口了。

    ” 贺总政委被说得,其实也挺想看看彭老师弹钢琴了。

    他比彭老师大十一岁,当年结婚的时候他三十多农村当兵打仗出身的军人,自认大老粗,彭若竹二十多岁,皮肤白净透彻,身段苗条高雅,站在媒人的对面,贺总政委都为这份气质自惭形秽。

     那个年代少有文艺活动,而且他?*?也不好意思叫她弹,怕被她看不起,还怕外面别人说思想意志动摇什么的,不弹也是一种保护。

     但现在不同了,新的改革开放浪潮正在掀起,部队也要与时代的步伐共进。

     贺总政委便说道:“一回生二回熟,多弹几次就熟练了,既然大家都想听,彭老师就参考一下意见。

    ” 这话里有对多年爱人的包容与理解,如果彭老师自觉不愿意,那也要尊重她自己的心意。

     彭若竹其实一直曾渴望再次触碰琴键,只是每每自个又找借口推脱。

     她眼望着钢琴那边,有股冲动立刻就站起来。

    她心想,今天便是个突破心结的机会,不管弹得怎么样,至少借着这个场景这个氛围,让自己去做到吧。

     “那好吧,我试着弹两首,弹不好你们可别笑话。

    ”彭若竹深吸口气,终于起身走过去了。

     苏麦麦便体贴地随过去,帮助她把上面盖着的纱罩拿起。

     彭老师弹了第一遍,略有生疏,但那对音乐对琴键的记忆是镌刻在骨子里的,她弹着弹着逐渐闭上眼睛,越来越熟练地陶醉在其中。

     “哇,奶奶弹琴好漂亮哦。

    ”“真好听。

    ”孩子们也被吸引过去,围拢在钢琴旁边,崇拜地看得目不转睛。

     彭老师第一首弹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二首弹的《喀秋莎》,苏麦麦先跟着音乐哼唱起来,随后大哥大嫂、二姐、三哥他们夫妇也都唱起声来,俨然在客厅里开了个家庭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