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关灯
    下方的臣子们还没有出列奏报,皇帝从宽大的衣袖里摸了摸,变戏法似的,掏出来一大把奏折,哗啦扔了下去。

     一直跟着他的薛瑜都愣了一下。

     熟悉的开头,唤醒了朝臣们之前的记忆。

     “陛下息怒!” 皇帝手指敲击坐椅扶手的声音,冷冷地在殿内传开,“息怒?到朕就是息怒。

    怎么,是觉得太子年少,你们就可以欺辱她?” “臣等不敢!” 摔得最靠近高处的一本奏折摊开,薛瑜扫了一眼,还是京中前几天吵的“不可为一国之范”的内容,也不知是哪个脑子进水的家伙写的。

    这下,皇帝爆发的怒气也找到了源头。

     皇帝冷漠地看着下面跪倒的臣子,“礼部员外郎免官受刑,礼部尚书罚俸三月,闭门自省。

    明日冬祭,太子代朕出城祭祀。

    朕年事已高,出宫休养,诸事皆由太子决断。

    众卿,可有异议?” 一般不会询问有没有异议的人,突然询问了,臣子们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惊恐。

     皇帝也不是真的想问他们,没有继续听政事,踩着扔下去的奏折甩袖而走,“朕乏了,退朝。

    ” 薛瑜点了几个昨天就提前报上来有事的朝臣,退朝后前往政事堂,也追了出去。

     朝臣们大多不清楚,父女俩私下定了明年春日之约。

    但是这个发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去隆山行宫休养的皇帝,已经是半放手状态。

     之前还打过主意、猜测着皇帝会不会回心转意的臣子,夹紧了尾巴。

    但就算小心谨慎做人,之前干过的事总是抹消不了痕迹的,立冬祭祀后,一个个被薛瑜拎出来收拾了一通, 吵到头也没能吵出结果的议题,在有条不紊的国家建设安排下,有太多新鲜事和新鲜议题可以讨论,结果慢慢成为了默认状态。

    第一轮国考结束,入京考试的人增多,对外面广阔的世界了解增多,慢慢也顾不上思考这些了。

     只剩下坚持排斥的一批人,还在说着又臭又长的话,但也没多少人乐意听了。

     348.短暂平静(二合一)国考移民、垦荒与…… 皇帝回京的时间还好,各处报回来的消息基本都处理平稳了,最新解决的还是原黎国读书人申请的“国考移民”。

     齐国飞速发展,新加入进来的城池臣民们,观望和努力争取的人数各半。

     希望用这次的考试名额来显示自己价值、并且进一步试探齐国对原本黎人态度,本无可厚非。

    原黎国所属的信州等州,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