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思想为矛,武力为盾

关灯
    弘历掷地有声地抛出“黄皮肤黑头发即为华人,满汉回蒙藏同属炎黄子孙”的论断,语惊四座。

     在此之前,族群间的隔阂与偏见根深蒂固:汉人秉持“华夷之辨”,以儒家礼教为标尺,将剃发易服的满人、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崇信喇嘛教的藏人、遵循伊斯兰习俗的回人皆视作未开化的蛮夷。

     满人以“旗民有别”自居,八旗子弟自恃龙兴之地的勋贵血脉,将其他族群视为治下子民。

     土谢图汗部的察珲多尔济、车臣汗部的巴布、札萨克图汗部的旺舒克等蒙古王公,骨子里仍保留着对农耕民族的轻慢——他们世代以马背为家,沿袭着草原“幼子守灶”的传统,追忆着成吉思汗时期将汉人列为“南人”的旧例,即便清朝时与皇室频繁联姻,仍在私下聚会时嘲笑汉人的“文弱”。

     赛音诺颜部的策棱、漠南科尔沁部的阿喇布坦虽与清廷关系亲厚,却也在听到这番言论时微微皱眉。

     策棱战功赫赫,曾在额尔德尼昭之战大破准噶尔部,自认是草原的守护者,阿喇布坦因满蒙联姻成为皇亲,此刻却担忧“华人”的概念会冲淡蒙古部落的独特性。

     藏人世代信奉藏传佛教,以雪域高原的独特文化为傲,自认为教法传承神圣独立。

     回人恪守《古兰经》教义,清真寺宣礼声与中原庙宇钟声截然不同,因商贸习俗差异,与其他族群常生龃龉。

     这般根深蒂固的族群壁垒,使得“同属一脉”的论调在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立足之地。

     尽管这一标准基于外貌特征存在某种依据,但现场众人大多难以认同。

     汉人官员暗捏朝珠,腹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古训。

     察珲多尔济目光阴沉地转动着腕间的银质图腾手镯,想起先祖横扫中原的荣光。

     西藏郡王颇罗鼐捻动佛珠,疑虑这是否意在消解政教合一的传统。

     藩属使臣则交头接耳,担忧自身文化会被这强势的“华人”概念所吞噬。

     碍于君臣之礼,无人敢公然反驳,只是神色冷漠,从蒙古王公到藩属使臣,皆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无声地表达着对这一定论的质疑与不屑。

     见现场鸦雀无声,蒙古王公们面色阴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