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海外贸易

关灯
     换成别的君主,直接给经济司下指令就是了,每年多生产多少丝绸、多少布,怎么完成那是有司官员的事情。

    但是杨竞就不是,每次决策之前,都广泛的征求意见。

     刚刚虽然辽纺公司保证产能能够跟得上,但是杨竞还是问了一句原材料能不能供应得上的问题,尽可能把各个环节做实做细。

     “回陛下,如果仅仅是每年新增10万匹棉布和1万匹丝绸的话,蚕丝和棉花还是能供应上的”景洪立即说道,“不过,如果继续扩大产量的话,蚕丝和棉花就不够了。

    现在似乎应该做好征收土地的准备了” 农作物生产是有时效性的,不是种子撒下去就行。

    一块土地改种其他的农作物,至少需要提前一年准备,所以景洪才提出来做好征地的准备。

     “不急,这买卖进行啥样还不一定呢”杨竞笑道,“不过你可以先期进行调研,也算是有备无患。

    ” “臣领旨”景洪拱手。

     外贸对杨竞而言,更多是锦上添花,他可不想依赖外贸,那样一旦有些波折,比如别的国家加关税,事情就麻烦了。

     杨竞太知道这个事了,有些外贸企业,在外国加关税的时候,逼着本国朝廷投降,让渡其他利益来换取自己的那点利益。

    前车之鉴不远,杨竞又怎么可以重蹈覆辙? 说完了产量,又开始说定价和关税的问题。

    杨竞问道,“你们说,定价如何定?” 这就是经济司的职责了,沈婉想了想说道,“陛下,之前臣也了解了,一匹布在大辽,能卖到7块银元。

    卖给突厥,能卖到10块银元,臣以为,卖到海外,定价15块银元为好” “至于丝绸,一匹丝绸在大辽能卖到12块银元,卖给突厥就是18块银元了,至于卖到海外,定价25块银元为好” 这就是掌握科技的好处了,丝绸和布匹在大食是紧俏货,他们自己并不生产。

    他们主要以皮制品和麻制品为主,只有达官显贵才穿绫罗绸缎。

    丝绸在大食是硬通货。

     “准奏”杨竞想了想,觉得这个价钱可以,于是同意了沈婉的定价。

     群臣暗中也啧舌,10要匹布和1万匹丝绸在大辽也就卖到82万银元,这出口了,竟然能卖到175万银元,翻了一倍还不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市舶司说说关税的情况”杨竞又看向司马婉儿。

     关税这个东西吧,必须得有。

    先不说关税的其他意义,但就以棉布和丝绸为例吧,市舶司可以卖给大食,普通百姓一样可以卖给大食啊。

    到时候那些民间商号只要把单价往下压一压,比如市舶司卖一匹布15块银元,民间商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