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小包兴偷试游仙枕 勇熊飞助擒安乐侯
关灯
小
中
大
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后,因为这事儿本就见不得光,也不敢声张,只能默默吞下这哑巴亏。
白玉堂揣着银子,继续踏上自己的旅程;展昭拿了银子,径直朝着天昌镇的方向赶去。
再说包公在三星镇审完案子后,暂时歇马休息。
包兴心里一直惦记着游仙枕,暗自琢磨:“今晚我悄悄睡一睡这游仙枕,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于是,到了晚上伺候包公安顿好休息后,包兴便叮嘱李才说:“李哥,今晚辛苦你值夜了。
我连续几天都没好好休息,今晚想抽空歇一歇。
你警醒着些,要是老爷要茶水,你就去伺候。
明天我再替你。
”李才爽快地应道:“你放心去吧,有我在呢。
咱们都是当差的,不用分彼此。
” 包兴笑着点点头,回到自己屋内,又把游仙枕拿在手里端详了一番。
看着看着,困意袭来,他便将枕头放好,头刚挨着枕头,就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走出屋子,看见一匹黑马,马鞍缰绳全是黑色的,旁边站着两个身着青衣的人。
那两人不由分说,就把包兴扶上了马。
马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地方,看起来和开封府大堂很像。
包兴下了马,心里直犯嘀咕:“我怎么又回到衙门里了?”抬头一看,上面挂着一块匾额,写着“阴阳宝殿”四个大字。
正疑惑间,一个判官走了过来,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星主,在这里捣乱!”随即大喊:“拿下!”话音刚落,一个金甲力士就冲了出来,一声怒吼,把包兴吓得猛然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包兴暗自思忖:“看来凡事都有定数,这枕头我是消受不起。
判官说我假充星主,想来这枕头只有星主才能睡。
怪不得李克明说要把它送给星主,原来是这个缘故。
”他左思右想,再也睡不着,索性起身。
听听外面的更鼓,才刚交四鼓,便急忙来到包公住的屋内。
只见李才坐在椅子上,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盹。
桌上的油灯灯花结了个如意形状,烧得老长,包兴赶忙用烛剪修剪了一下。
这时,他发现桌上有一张字帖,拿起来一看,忍不住惊叫道:“这是从哪儿来的?”这一声把李才也惊醒了,李才慌忙说道:“我没睡!”包兴追问:“没睡?那这字帖是哪儿来的?”李才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包公在里屋问道:“什么字帖?拿来我看看。
”包兴举着灯,李才掀开帘子,把字帖呈给包公。
包公接过字帖看了看,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包兴举着灯看了看表,回道:“刚到寅时。
”包公道:“也该起来了。
” 二人伺候包公穿衣洗漱完毕,包公便让李才去请公孙策。
不一会儿,公孙策来了。
包公把字帖递给他看。
公孙策接过字帖,只见上面写着:“明日天昌镇,紧防刺客凶。
分派众人役,分为两路行:一路东皋林,捉拿恶庞昱;一路观音庵,救活烈妇人。
要紧,要紧!”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烈妇人即金玉仙。
”公孙策疑惑地问:“这字帖是从哪儿来的?”包公道:“不用管它的来历。
明天到了天昌镇,一定要严加防范。
再派人手,先生你安排他们分两路巡查。
”公孙策赶忙退下,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位勇士商议具体事宜,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留意。
您可能要问,这字帖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原来是展昭离开苗家集后,赶到天昌镇,发现包公还没到。
他心想:“包公要是匆匆赶来,恐怕来不及防备刺客。
不如我迎上去,找个机会透露消息,好让包公早做准备。
”真是位侠义心肠的英雄!他不辞辛苦,连夜赶到三星镇。
此时正好三更天,他来到包公的公馆,见李才睡着了,也没惊动他,就悄悄溜进去放下纸条,然后又返回天昌镇等候。
到了第二天,包公抵达天昌镇,进入公馆后,命人对前后左右仔细搜查了一遍。
公孙策暗中吩咐马快
白玉堂揣着银子,继续踏上自己的旅程;展昭拿了银子,径直朝着天昌镇的方向赶去。
再说包公在三星镇审完案子后,暂时歇马休息。
包兴心里一直惦记着游仙枕,暗自琢磨:“今晚我悄悄睡一睡这游仙枕,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于是,到了晚上伺候包公安顿好休息后,包兴便叮嘱李才说:“李哥,今晚辛苦你值夜了。
我连续几天都没好好休息,今晚想抽空歇一歇。
你警醒着些,要是老爷要茶水,你就去伺候。
明天我再替你。
”李才爽快地应道:“你放心去吧,有我在呢。
咱们都是当差的,不用分彼此。
” 包兴笑着点点头,回到自己屋内,又把游仙枕拿在手里端详了一番。
看着看着,困意袭来,他便将枕头放好,头刚挨着枕头,就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走出屋子,看见一匹黑马,马鞍缰绳全是黑色的,旁边站着两个身着青衣的人。
那两人不由分说,就把包兴扶上了马。
马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地方,看起来和开封府大堂很像。
包兴下了马,心里直犯嘀咕:“我怎么又回到衙门里了?”抬头一看,上面挂着一块匾额,写着“阴阳宝殿”四个大字。
正疑惑间,一个判官走了过来,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星主,在这里捣乱!”随即大喊:“拿下!”话音刚落,一个金甲力士就冲了出来,一声怒吼,把包兴吓得猛然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包兴暗自思忖:“看来凡事都有定数,这枕头我是消受不起。
判官说我假充星主,想来这枕头只有星主才能睡。
怪不得李克明说要把它送给星主,原来是这个缘故。
”他左思右想,再也睡不着,索性起身。
听听外面的更鼓,才刚交四鼓,便急忙来到包公住的屋内。
只见李才坐在椅子上,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盹。
桌上的油灯灯花结了个如意形状,烧得老长,包兴赶忙用烛剪修剪了一下。
这时,他发现桌上有一张字帖,拿起来一看,忍不住惊叫道:“这是从哪儿来的?”这一声把李才也惊醒了,李才慌忙说道:“我没睡!”包兴追问:“没睡?那这字帖是哪儿来的?”李才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包公在里屋问道:“什么字帖?拿来我看看。
”包兴举着灯,李才掀开帘子,把字帖呈给包公。
包公接过字帖看了看,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包兴举着灯看了看表,回道:“刚到寅时。
”包公道:“也该起来了。
” 二人伺候包公穿衣洗漱完毕,包公便让李才去请公孙策。
不一会儿,公孙策来了。
包公把字帖递给他看。
公孙策接过字帖,只见上面写着:“明日天昌镇,紧防刺客凶。
分派众人役,分为两路行:一路东皋林,捉拿恶庞昱;一路观音庵,救活烈妇人。
要紧,要紧!”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烈妇人即金玉仙。
”公孙策疑惑地问:“这字帖是从哪儿来的?”包公道:“不用管它的来历。
明天到了天昌镇,一定要严加防范。
再派人手,先生你安排他们分两路巡查。
”公孙策赶忙退下,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位勇士商议具体事宜,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留意。
您可能要问,这字帖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原来是展昭离开苗家集后,赶到天昌镇,发现包公还没到。
他心想:“包公要是匆匆赶来,恐怕来不及防备刺客。
不如我迎上去,找个机会透露消息,好让包公早做准备。
”真是位侠义心肠的英雄!他不辞辛苦,连夜赶到三星镇。
此时正好三更天,他来到包公的公馆,见李才睡着了,也没惊动他,就悄悄溜进去放下纸条,然后又返回天昌镇等候。
到了第二天,包公抵达天昌镇,进入公馆后,命人对前后左右仔细搜查了一遍。
公孙策暗中吩咐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