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关灯
小
中
大
徐承志听到唐敖询问自己的婚姻情况,不禁流下泪来,说道:“伯伯要是问起我的妻子,侄儿这辈子恐怕只能孤身一人了。
”唐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徐承志走到门外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后,才回到座位上,说道:“这里的驸马生性多疑,自从我进了他的府邸,他见我力气过人,虽然很欣赏我,但又担心我是外国奸细,时刻防备着我。
甚至在我住的房子周围,夜里都有士兵把守。
幸亏同事们暗中提醒我,我处处小心谨慎,才得以平安无事。
后来,驸马想把我收为心腹,让我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所以把宫女司徒娬儿许配给我,想以此让我安心。
同事们都劝我:‘驸马如此厚待你,你更要处处留神。
将来要是成婚了,在宫女面前说话也要格外小心,人心难测,一旦疏忽,性命可就难保了。
’谁能想到,今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娬儿突然来到我的住处,再三劝我:‘尽早远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不要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说完就走了。
我为此筹划了一整夜,第二天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事们。
他们都说:‘这明显是驸马让她来试探你的口气,要是不禀报给驸马,肯定会有大祸。
’我于是就把这些话禀告了驸马。
后来听说娬儿因此受到了责罚,但因为内宅和外府相隔,我也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
没想到几天前,她又来劝我赶紧另做打算。
我又思考了一夜,第二天和众人商量后,还是觉得应该禀告驸马。
可没想到,禀报之后,驸马竟然狠狠地毒打了娬儿,还把她交给媒婆变卖。
我这才明白,她对我是一片真心。
而且春天的时候,她就因为我被责罚,如今不仅不记恨,还不顾危险,再次苦口婆心地劝我,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娬儿啊。
她如此贤德,我却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我来这里投军,本是因为一时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只是想暂时糊口,没想到却误入了这危险的境地。
最近我多次想逃回去,亲自献上血书,想办法起兵勤王,完成父亲的遗志。
可这里的关口盘查非常严格,按照惯例,在官府当差的人不允许私自出关,要是有人违反,就会被斩首示众。
我在驸马府将近三年,关隘上的士兵我都认识,所以更难私自逃走了。
这几年我就像被困在笼子里一样,行动不能自由。
之前,我那贤德的妻子虽然偷了一支令旗给我,但当时我一时糊涂,竟然把令旗也交给了驸马,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知道我的妻子现在被卖到哪里去了!”说着说着,徐承志不禁哽咽起来。
唐敖安慰道:“侄媳确实是一片真心,只是贤侄你当时身处那样的境地,难免会起疑心,做出那样的举动也是情有可原。
幸好侄媳平安无事。
”于是,唐敖把司徒娬儿的遭遇详细地告诉了徐承志。
徐承志这才止住眼泪,拜谢唐敖救了自己妻子的恩情。
唐敖又说道:“关隘盘查如此严格,贤侄你无法出关,这可怎么办呢?”徐承志焦急地说:“侄儿这几年费尽心机,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如今难得伯伯您来了,还望您一定要救救我!要是能出了这关,您的恩情就如同再造之恩,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那可全都是伯伯您的恩赐啊。
”多九公提议道:“我常看到运送灵柩出关时,从来不会被搜查,这里虽然盘查严格,想来也不会开棺检查。
现在的办法,不如你假扮成灵柩里的人,混出关去,这不挺好的吗?”徐承志摇摇头说:“这个办法虽然不错,但如果关隘的士兵起了疑心,禀告上级,肯定会开棺检查,到时候可就没办法应对了。
这件事可不是儿戏,还是得另想个周全的办法。
而且驸马稽查得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败露。
”唐敖又说:“关隘的士兵看到令旗就会放行,不如贤侄你再把令旗偷出来,这样倒也省事。
”徐承志苦笑着说:“伯伯,哪有那么容易啊!那令旗一直藏在驸马的内室里,不是紧急大事,驸马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的。
之前侄媳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才把令旗偷出来。
现在既没有内应,我又很难进入内室
”唐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徐承志走到门外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后,才回到座位上,说道:“这里的驸马生性多疑,自从我进了他的府邸,他见我力气过人,虽然很欣赏我,但又担心我是外国奸细,时刻防备着我。
甚至在我住的房子周围,夜里都有士兵把守。
幸亏同事们暗中提醒我,我处处小心谨慎,才得以平安无事。
后来,驸马想把我收为心腹,让我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所以把宫女司徒娬儿许配给我,想以此让我安心。
同事们都劝我:‘驸马如此厚待你,你更要处处留神。
将来要是成婚了,在宫女面前说话也要格外小心,人心难测,一旦疏忽,性命可就难保了。
’谁能想到,今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娬儿突然来到我的住处,再三劝我:‘尽早远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不要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说完就走了。
我为此筹划了一整夜,第二天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事们。
他们都说:‘这明显是驸马让她来试探你的口气,要是不禀报给驸马,肯定会有大祸。
’我于是就把这些话禀告了驸马。
后来听说娬儿因此受到了责罚,但因为内宅和外府相隔,我也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
没想到几天前,她又来劝我赶紧另做打算。
我又思考了一夜,第二天和众人商量后,还是觉得应该禀告驸马。
可没想到,禀报之后,驸马竟然狠狠地毒打了娬儿,还把她交给媒婆变卖。
我这才明白,她对我是一片真心。
而且春天的时候,她就因为我被责罚,如今不仅不记恨,还不顾危险,再次苦口婆心地劝我,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娬儿啊。
她如此贤德,我却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我来这里投军,本是因为一时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只是想暂时糊口,没想到却误入了这危险的境地。
最近我多次想逃回去,亲自献上血书,想办法起兵勤王,完成父亲的遗志。
可这里的关口盘查非常严格,按照惯例,在官府当差的人不允许私自出关,要是有人违反,就会被斩首示众。
我在驸马府将近三年,关隘上的士兵我都认识,所以更难私自逃走了。
这几年我就像被困在笼子里一样,行动不能自由。
之前,我那贤德的妻子虽然偷了一支令旗给我,但当时我一时糊涂,竟然把令旗也交给了驸马,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知道我的妻子现在被卖到哪里去了!”说着说着,徐承志不禁哽咽起来。
唐敖安慰道:“侄媳确实是一片真心,只是贤侄你当时身处那样的境地,难免会起疑心,做出那样的举动也是情有可原。
幸好侄媳平安无事。
”于是,唐敖把司徒娬儿的遭遇详细地告诉了徐承志。
徐承志这才止住眼泪,拜谢唐敖救了自己妻子的恩情。
唐敖又说道:“关隘盘查如此严格,贤侄你无法出关,这可怎么办呢?”徐承志焦急地说:“侄儿这几年费尽心机,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如今难得伯伯您来了,还望您一定要救救我!要是能出了这关,您的恩情就如同再造之恩,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那可全都是伯伯您的恩赐啊。
”多九公提议道:“我常看到运送灵柩出关时,从来不会被搜查,这里虽然盘查严格,想来也不会开棺检查。
现在的办法,不如你假扮成灵柩里的人,混出关去,这不挺好的吗?”徐承志摇摇头说:“这个办法虽然不错,但如果关隘的士兵起了疑心,禀告上级,肯定会开棺检查,到时候可就没办法应对了。
这件事可不是儿戏,还是得另想个周全的办法。
而且驸马稽查得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败露。
”唐敖又说:“关隘的士兵看到令旗就会放行,不如贤侄你再把令旗偷出来,这样倒也省事。
”徐承志苦笑着说:“伯伯,哪有那么容易啊!那令旗一直藏在驸马的内室里,不是紧急大事,驸马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的。
之前侄媳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才把令旗偷出来。
现在既没有内应,我又很难进入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