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

关灯
    包公一声令下拿下郭槐,公堂之上堂威震天。

    他在旁边设了侧座,请陈林就坐,随后目光如炬地看向郭槐,厉声质问:“郭槐,如实招来!当初你是如何设计陷害李后,用别的东西抵换太子的?” 郭槐却装出一副无辜模样,狡辩道:“大人何出此言?当初明明是李妃生下妖孽,惹得先皇震怒,才将她贬入冷宫,哪有什么抵换之事?”陈林立刻反驳:“若没有抵换,为何要让寇承御把太子抱出去,还要用裙绦勒死,丢到金水桥下?” 郭槐转头对陈林恶语相向:“陈总管,你怎么反倒来指证我?咱们都是在宫中当差的,太后娘娘的脾气你还不清楚?要是太后懿旨下来,恐怕你也吃不了兜着走!”包公闻言,冷笑一声:“郭槐,你竟敢拿刘后压我?你不提刘后还好,既然提到了,就休怪我不客气!”随即下令:“拉下去,重责二十板!” 衙役们齐声应和,一阵呐喊后将郭槐按倒在地,重重打了二十板子。

    郭槐被打得皮开肉绽,龇牙咧嘴,惨叫声不断。

    包公追问:“郭槐,你还不招认?”郭槐此时深知事情重大,横下心来死不承认:“当初就是李妃生下妖孽,她自作自受,和我郭槐有什么关系!” 包公继续质问:“既然没有抵换,为何要处死寇承御?”郭槐又狡辩:“那是因为寇珠顶撞太后,太后才对她用刑。

    ”陈林在一旁再次拆穿:“这话你可说错了!当初拷问寇承御时,还是我掌刑。

    刘后一直追问她把太子抱到哪里去了,怎么能说是顶撞?” 郭槐恼羞成怒,瞪着双眼喊道:“既然是你掌刑,分明是你下狠手,把寇承御打得受不了,她才撞阶而死,怎么反倒来问我?”包公怒喝道:“好个恶贼!竟然如此狡辩!”随即下令:“左右,上拶子!” 衙役们应声而动,将郭槐双手并拢套进拶子,猛地拉紧绳索。

    郭槐顿时发出杀猪般的惨叫。

    包公问:“郭槐,还不招?”郭槐咬紧牙关:“没什么可招的!”只见他汗如雨下,脸色大变。

    包公担心出意外,吩咐卸刑。

    郭槐瘫倒在地,哀声不断,包公只好先将他收监,让陈林先回皇宫奏明当天审问的情况。

     退堂后,包公回到书房,让包兴去请公孙策。

    公孙策到来后,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已有所了解。

    参拜完包公,在一旁坐下。

    包公说:“今日宣读圣旨,先生想必已经清楚事情原委。

    只是郭槐死不招认。

    我看用拶刑时,他头上冒汗、脸色骤变,怕再生变故。

    他是奉旨查办的钦犯,又受不住重刑,这可如何是好?请先生来,就是想让你想个办法,既能让他皮肉受苦,又不伤到筋骨,逼他招供。

    ” 公孙策沉思片刻后说:“容晚生思索,画好式样再呈给大人过目。

    ”回到自己房间,公孙策苦思冥想,突然灵感乍现,赶忙提笔绘制,并为新刑具拟了名字,随后去书房向包公复命。

     包公接过一看,只见图纸上标注着详细尺寸,刑具样子像个大熨斗,却不是平面,上面布满垂珠状的圆头钉,由铁打造而成。

    使用时将其烧红,用来烫犯人肉厚的部位,这样不会损伤筋骨,只会伤及皮肉。

    包公问:“这刑具有名字吗?”公孙策答:“名曰‘杏花雨’,取落红点点之意。

    ”包公笑道:“如此严酷的刑具竟有这般雅致的名字,先生真是有才!”当即让公孙策找铁匠打造。

     两天后,“杏花雨”打造完成。

    第三天,包公升堂再审郭槐。

    此时的郭槐在监牢里,手疼加上被打的伤口溃烂,整日呻吟不断,茶饭不思。

    短短两天,就变得面容憔悴。

    他心里犯嘀咕:“我都被关了三天,怎么还不见太后懿旨?”又转念一想:“太后身体不适,说不定还不知道这事。

    我只要咬定牙关不招,没有口供,包黑炭也定不了我的罪。

    可圣上怎么突然查起这事来了?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 正想着,提牢官前来传话:“老爷升堂,请郭总管过去。

    ”郭槐知道又要受审,心里不由得突突直跳,只能跟着差役来到公堂。

    只见堂前一盆炭火正旺,里面烧着个奇怪的东西,他也不知有何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