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 第41到第45回

关灯
    第41回李玄邃穷途定偶秦叔宝脱陷荣归 有词写道:人在世间漂泊,如蓬草般身不由己,缘分却能在瞬间将彼此牢牢系住。

    可笑的是,有人因此结下冤仇,四处设下陷阱。

    仔细思量,切莫放纵自己的野心。

    (词牌“如梦令”) 自古以来,朋友间的结交,夫妻间的姻缘,皆是前世注定的孽缘。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对方贫贱而疏远;真正的亲人,不会因生死而改变心意。

    然而,也有冤家路窄、仇深似海的情况,有人心怀算计,有人命丧刀下,这一切都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早一刻不行,晚一刻也不行,恰巧在某一时刻相遇,才成了人们口中的故事。

     且说王伯当、李玄邃、邴元真三人与孙安祖分别后,日夜赶路,离瓦岗寨还有二百多里。

    这天,他们早早出发,走得又饥又渴,忽见山坳里有一户人家。

    门前竹林茂密,一旁水亭斜立,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景致清幽宜人。

    王伯当说:“前面到客店还很远,我们不如在这儿找点东西吃,再走也不迟。

    ”众人都觉得可行。

     李玄邃正要进门询问,忽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手中提着一篮桑叶。

    她身着一件干净整洁的蓝布青衫,腰间系着素雅的绸裙,头上包着一方黑绢。

    见到生人,她既不惊慌失措,也不扭捏拘谨,宛如天外来客,令人眼前一亮。

    这女子究竟有多出众?有一首《谒金门》词可以形容:她的美无可估量,无需胭脂水粉雕琢。

    肌肤白皙,气质清新脱俗,连莺燕见了都自愧不如。

    她不仅容貌出众,举止间还透着文雅含蓄的韵味。

    偶然相遇,便让人惊叹不已,再大的雄心壮志,在此刻也仿佛烟消云散。

     女子迈着小巧的步伐,缓缓走了进去。

    李玄邃见状,惊叹道:“奇怪!这里又不是苎萝山下,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女子?”王伯当劝道:“天下美丽的女子多得是,眼下可不是我们考虑这些的时候。

    ”正说着,屋内走出一位老者,见三人站在门口,便拱手问道:“诸位从何处来?”王伯当答道:“我们赶路匆忙,没吃早饭,如今饥肠辘辘,想在您这儿吃顿饭,定会酬谢。

    ”老者热情地说:“既然如此,请到屋里坐。

    ” 众人来到草堂,重新行过礼。

    老者谦逊道:“我这儿只有粗茶淡饭,恐怕招待不好各位贵客。

    ”说完,老者进屋取来一壶茶和几个茶碗,带着众人到水亭坐下。

    李玄邃问:“老伯贵姓?家中有几位令郎?”老者回答:“我姓王,原本住在长安,因世道混乱,才搬到这太平庄,至今已有四五年。

    家中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邴元真又问:“令郎从事什么营生,现在在家吗?”老者长叹一声:“别提了!昏君又要开凿运河,又要修筑城墙,两个儿子都被抓去做工,两三年了都没回来,也不知是死是活。

    ”说着,老者不禁落下泪来。

     众人正感叹时,只见对岸走来一个大汉。

    老者远远喊道:“好了,你可算回来了!”众人问:“这是您儿子?”老者说:“不是,是我侄子。

    ”只见大汉走进水亭,见到老者便磕头行礼。

    这大汉身高九尺,红发红须,面容威严,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王伯当仔细一看,惊喜道:“原来是大哥!”大汉也十分高兴:“原来是贤弟!” 李玄邃忙问这是何人,王伯当解释道:“他叫王当仁,早年我在江湖做生意时,与他认作同宗,交情很深,没想到分别多年,今日才重逢。

    ”王当仁询问二人姓名,王伯当一一介绍。

    得知李玄邃的身份后,王当仁大喜,赶忙拜倒在地:“小弟久仰公子大名,一直无缘相见,今日相遇,定是天意!”李玄邃回礼道:“我不过是侥幸活命之人,怎敢劳烦兄长相念。

    ” 老者带着王当仁进了屋,不一会儿,端出一大盘菜肴,又捧着一壶酒说:“荒村野地,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各位英雄,还请不要嫌弃。

    ”众人连忙道谢,围坐在一起。

    王伯当问王当仁:“大哥,这些年你都做些什么?去了哪些地方?”王当仁感慨道:“我四处漂泊,走遍天涯,却始终没找到一个能让我托付真心的地方。

    ”李玄邃问:“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王当仁说:“近处的张金称、高士达,远处的孙宜雅、卢明月,他们都占据城池,但都没经历过大战,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不知诸位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 王伯当便将李玄邃等人犯罪被押解,在店里设计逃脱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王当仁恍然大悟:“怪不得五六天前,有人说梁郡白酒村陈家店里,七八个解差被蒙汗药迷倒,四个重犯逃走,现在连店主人都不见了。

    地方上报官府,正在发文缉捕,原来就是你们!那你们接下来打算去哪儿?”王伯当又说起翟让在瓦岗寨聚众起义,想邀请李玄邃一同共谋大事。

    王当仁立刻表示:“如果公子愿意聚众起事,小弟虽然没什么本事,也愿追随左右!” 这时,老者举起酒杯说:“请诸位英雄喝杯酒,我有句话想说。

    我有个女儿叫雪儿,今年十七岁,还未嫁人。

    她从小不喜欢女工,偏爱读书写字,聪明伶俐,还懂音律。

    我想把她许配给李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李玄邃连忙推辞:“承蒙老伯厚爱,但我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哪有心思考虑成家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者笑着解释:“话不能这么说。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哪有不娶妻室的?当年晋文公与狄女有十年之约,与齐女分别五年,最终都团圆美满,成就了佳话。

    小女眼光高,不肯轻易嫁人,刚才采桑回来,见到诸位,进来说穿绿衣服的公子仪表不凡。

    我知道她看上了公子,所以才冒昧相告。

    ” 众人这才明白,老者说的正是刚才见到的女子,纷纷劝道:“既然老伯一番好意,李兄就别推辞了。

    ”王当仁也说:“公子留下一件信物当作定亲,等方便的时候再来迎娶小妹就行。

    ”李玄邃没办法,只好解下腰带上的一双玉环交给老者。

    老者收下后,拿出雪儿头上的一只小金钗,送给李玄邃,又说:“小女终身就托付给公子了,我也不多说了。

    今晚请各位在此留宿一晚,明日再走如何?”众人碍于王当仁叔侄的热情,只好答应。

     第二天五更,众人便起身告辞。

    老者和王当仁送了二三里路,王当仁对李玄邃说:“我本想随你们一同前往,但两个弟弟还没回家,等有一个回来,我立刻星夜赶往瓦岗寨与你们相聚。

    ”说罢,众人洒泪而别。

    正所谓:大丈夫不得志时,漂泊无依,就像雪地上的泥迹。

     暂且按下李玄邃投奔瓦岗寨翟让一事不表。

    再说秦叔宝担任来护儿的先锋,用计智取了浿水,暗中渡过辽河,大军攻入平壤,斩杀高丽大将乙支文礼。

    来护儿上表奏报,等待大军前来合围平壤,一举踏平高丽。

    炀帝接到奏章后大喜,下旨褒奖,将来护儿晋爵为国公,封秦琼为鹰扬郎将,同时下令催促总帅宇文述、于仲文火速进军鸭绿江,与来护儿会师,合力攻打高丽。

     高丽谋臣乙支文德得知宇文述、于仲文贪图利益,便送去胡珠、人参、名马、貂皮等两份厚礼,假意投降。

    宇文述信以为真,同意受降,还许诺让高丽国王亲自捆绑自己,献上一国地图。

    谁知乙支文德一出营,便设下计谋,在中途扎营,致使隋军水陆两军无法相互照应。

    宇文述这才发现中计,急忙带着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率领一队人马作为先锋,前去追赶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假装战败,将宇文化及兄弟引入白石山。

    刹那间,四周伏兵尽出,将宇文化及等人团团围住。

    双方激战正酣时,突然一阵鼓响,林中卷起一面红旗,上面赫然写着“秦”字。

    只见一员大将身穿白袍,手持双锏,冲入高丽军阵。

    他左冲右突,高丽士兵纷纷逃往山谷。

    乙支文德见状,只好舍弃宇文化及,迎战秦叔宝。

    他早已疲惫不堪,哪里是秦叔宝的对手,只得丢下金盔,混入士兵中仓皇逃命。

     秦叔宝缴获了乙支文德的金盔,还斩获许多敌军首级,向来护儿总管报捷请功。

    宇文化及在一旁也忍不住称赞:“好一员猛将,多亏他解了我的围!”这时,一名家将凑上来道:“小爷,这人可是咱们的仇人!”化及大惊:“怎么会是我家仇人?”家将解释:“当年元宵节夜里打死公子的,就是他!”智及也惊道:“没错!虽然今日打扮不同,但容貌和之前画的画像一模一样,用的兵器也一样,肯定是他!” 两人回到营中,将此事告知父亲宇文述。

    宇文述皱眉道:“他如今在来总管麾下,怎么才能除掉他?”智及眼珠一转,献计道:“孩儿有个主意。

    明日父亲可派官员带着百两银子,去犒赏那厮的部下。

    他必定会来道谢。

    他前日在阵上夺了乙支文德的金盔,父亲就说他早就与夷人暗中勾结,故意放跑敌将,到时立刻将他斩首。

    等到来护儿得知消息,他与父亲同朝为官,犯不着为一个死人争执。

    ”宇文述点头称是:“此计可行。

    ” 次日,宇文述果然派了一名旗牌官,带着百两银子到叔宝营中,夸赞他协同作战有功。

    按照规矩,叔宝可获得八两花红银,其余百两由他自行分配,用于置办酒肉犒劳部下。

    叔宝当即把银两分给众人,设宴款待差官。

    他心里清楚与宇文述有旧怨,但以为对方未必知晓,再说受人犒赏哪有不谢的道理?第二天,他便让朱猛留守营寨,自己带着赵武、陈奇两名把总,前往宇文述营中致谢。

     此时隋军正在白石山下扎营,商议攻打平壤之事。

    叔宝因宇文述派人犒赏,便先到其营中。

    营门口士兵通报后,一名旗牌官飞奔出来传达:“元帅有令,秦先锋不必穿戎装、戴冠带相见。

    ”原来宇文述怕叔宝身着盔甲、携带兵器,难以近身,这才特意传令。

    叔宝为人正直,以为这是宇文述对他的优待,便卸下盔甲,换上官服进见。

     他走进帐中,只见宇文述端坐上方,两侧站着他的两个儿子,下边则是一众身着盔甲的将领。

    叔宝与赵武等人近前行参拜礼,递上手本,宇文述却端坐不动,冷冷问道:“听说有个使双锏的叫秦琼?”叔宝答了声“是”,只听宇文述大喝一声:“给我拿下!”话音刚落,帐后冲出一群武士,如鹰抓雁般扑向叔宝。

    叔宝虽勇,却寡不敌众,尽管力大无穷,却被众人按在地上,绳索断了好几次。

    他一边挣扎一边大喊:“我何罪之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武、陈奇两位把总连忙跪下求情:“元帅明鉴,秦先锋屡建奇功,是来爷倚重的大将,不知何处得罪了您,还望宽恕!”宇文述板着脸道:“他长期驻守夷地,与夷人暗中勾结,前日又私吞乙支文德的金盔放他逃走,罪不可赦!”赵武争辩道:“那金盔是临阵缴获的,秦先锋已送来爷处报功。

    若仅凭猜疑就杀害虎将,恐怕会失了军心!还望元帅看在来爷的面上……”话未说完,宇文智及便呵斥道:“不关你们的事,饶你们死罪,滚出去!”军士们将两个把总推出帐外。

     帐内,秦叔宝大声喊冤:“无故杀害忠良,这还有王法吗?”他在地上滚来滚去,众人折腾了两个时辰,竟拿他不住。

    宇文智及恼羞成怒:“干脆乱刀砍了这小子!”宇文述却道:“须得明正典刑,抬出去斩了!”他命军政司写下犯由牌,上面写道:“通夷纵贼,违误军机,斩犯一名秦琼。

    ”士兵们想把叔宝扛出营去,却怎么也扛不动,就这样拖延了大半天。

     宇文化及见营中都是自家将领,又见秦叔宝拒不认罪,便冷笑道:“秦琼,你也算条汉子,可还记得仁寿四年元宵节夜里的事?今日落在我们父子手里,你休想活命!”秦叔宝一听此言,猛然跳起:“罢罢罢!原来你们是为了此事。

    我当日为民除害,你今日为子报仇,我把这颗头还给你便是!只可惜双亲大恩未报,高丽尚未平定。

    走!随你砍去!”说完,他挺直身子,大步走出营门。

     另一边,赵武飞马回营调兵,唯恐耽误时机。

    刚走了二三里,正巧遇上一队人马,原来是来护儿、周法尚两位总管前来与宇文述、于仲文、卫文升等将领会合。

    赵武一听是来总管的军队,连忙打马冲进中军,见到来护儿后,滚鞍下马急道:“秦先锋被宇文述骗去,就要被杀了,求老爷速速解救!”来护儿惊问:“这是为何?你先走一步引路,我随后就到!” 赵武翻身上马在前引路,来护儿打马紧随其后,部下将士也一窝蜂跟着赶去。

    正巧在营外遇上大步走出的叔宝,陈奇紧跟在后。

    赵武远远大喊:“别往前走了,来爷到了!”话未落音,来护儿已飞马赶到,脸色一沉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为何要杀我的将官?”随即喝令手下:“快给我松绑!”赵武和陈奇有了来总管撑腰,连忙上前为叔宝解开绳索。

    宇文述的部下见来护儿动了怒,也不敢阻拦。

    原本打算慷慨赴死的叔宝,此时自然也不肯轻易送命了。

     来护儿命赵武带领三百精勇,先护送秦琼回营,自己则摆开执事,径直闯入宇文述营中,要与他理论。

    于仲文等将领听说来总管来了,都过营相见,周法尚总管也随后赶到。

    宇文述得知秦琼已被来护儿救走,只得抢先开口掩饰:“老夫一路听说,本兵前部在平壤按兵不动,还私通夷人交易,老夫原本不敢轻信。

    前日小儿追击乙支文德,眼看就要擒获,却被贵先锋拿了他一顶金盔放跑了。

    老夫担心如今大军刚到,营垒未稳,若他勾结高丽兵来劫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才不得不设计除掉这心腹大患。

    只是军事机密,未曾来得及向来老将军通报。

    ” 来护儿冷笑道:“宇文大人说秦琼按兵不动?他可是破了高丽好几阵!说他私通夷人,可有真凭实据?若说放跑敌将,先有在鸭绿江放他回去的人呢!再说那金盔,他早已报功,并未私吞。

    咱们做官的,一身精力能有多少,总得寻几个贤才一同出力。

    今日若杀秦琼,岂不是妒贤嫉能?你我各管一军,你若随意杀我麾下将官,难道不是越权妄杀?”宇文述不敢说出真实动机,只能默默不语。

     于仲文等将领纷纷劝道:“宇文大人不过是一时多疑,又没来得及向来大人请教,好在人没伤到。

    如今正该同心协力破贼,不可伤了和气。

    ”周法尚也上前相劝,还摆下酒席为两人和解。

    来护儿碍于众人情面,勉强喝了几杯,便与周法尚回营。

    叔宝出营迎接,拜谢来护儿和周法尚。

    来护儿担心宇文述日后借故陷害秦琼,便让武茂功代替叔宝担任先锋,调叔宝到海口屯扎。

     宇文述、于仲文因粮饷不足,竟轻信乙支文德的诈降书,也不通知来护儿,就擅自撤兵,退到萨水。

    结果被高丽各城镇出兵截杀追击,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王仁恭战死,薛世雄部下仅剩半数,唯有卫文升部下人马完好无损,其余各军十不存一。

    败军逃到辽东,隋炀帝得知后大怒,厚恤麦铁杖等人,斩杀监军刘士龙,将于仲文下狱,宇文述等人全部削职,唯独卫文升得到升迁赏赐。

    此时宇文述自己都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心思再害秦琼。

    直到后来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主时,将来护儿全家杀害,仍是因为当年与秦琼的旧怨。

     隋军陆军撤退后,来护儿也下达命令,将后军改为前军。

    周法尚总管的部队走在最前面,来护儿居中,秦叔宝殿后。

    大军扬起军旗,擂响战鼓,放炮开船。

    高丽此前被秦叔宝两次击败,心有余悸,不敢追击,这支军队一路安然无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抵达登州后,秦叔宝便向来护儿提出辞职。

    来护儿劝说道:“先锋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我已将此事上奏,朝廷已暂授你郎将之职。

    如今大军班师回朝,即将进行考核选拔,我还要优先举荐你,先锋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秦叔宝诚恳地回应:“小将当初从军,本是为了赡养母亲,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多追求。

    只是感念元帅的厚待,才前来效力,并非贪图爵位赏赐。

    元帅对我越是提拔,恐怕宇文述对我的忌恨就越深。

    况且如今山东一带盗贼猖獗,我思乡心切,恳请元帅开恩,放我回去。

    ”来护儿拗不过他,便暂任他为齐州折冲都尉,一来让他荣耀返乡,二来也能让他照管家乡。

    来护儿命人从军中取出八十两白银,备下花红羊酒,又私下赠送二百两白银、八套彩缎。

    其他将领也纷纷设宴为秦叔宝饯行,他一一拜谢辞别。

    正如诗中所云:“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 秦叔宝日夜兼程赶回家中,先是拜见母亲,妻子张氏带着儿子怀玉出来与他相见,罗士信也前来迎接。

    秦叔宝向家人讲述了自己在朝鲜战场立功,后来遭到宇文述父子陷害,幸得来护儿解救,如今受来护儿举荐,在齐郡任职的经历。

    一家人听后,欣喜万分。

     第二天,秦叔宝进城拜谢张郡丞。

    在他离家期间,张郡丞时常前来馈赠物品、问候他的母亲。

    张郡丞也因秦叔宝归来而高兴,认为两人可以同心协力剿除盗贼,扫清齐鲁一带的匪患,老友重逢,彼此都感到欣慰。

    秦叔宝选定日子到鹰扬府赴任,将母亲和妻子接到府衙居住。

    张郡丞深知罗士信勇猛,便发文举荐他担任校尉,罗士信每日在军中操练士兵。

     此后,秦叔宝、张郡丞和罗士信三人齐心协力,再加上都头唐万仞、樊建威的协助,先后斩杀了长白山贼王薄;平原贼郝孝德、孙宜雅、裴长才等人虽率领的是乌合之众,却也聚集了二十多万兵力,也被他们合力剿灭;后来,涿郡卢明月率领一两万贼兵进犯,同样被秦叔宝、张须陀、罗士信设计击败,落荒而逃。

    自此,山东、河北、淮西的贼寇,一提起秦叔宝、张须陀的名字,都心惊胆寒。

    捷报不断上奏朝廷,隋炀帝任命张郡丞为齐郡通守、山东河北十二道黜陟捕讨大使,秦叔宝升任右卫将军,协助管理齐郡鹰扬府事务,罗士信则被任命为折冲郎将,专门负责讨捕盗贼。

    他们的威名,可谓“临敌万人废,四海尽名扬”。

     话说回来,李玄邃、王伯当、邴元真三人与王当仁叔侄分别后,李玄邃在路上对王伯当说:“伯当兄,翟让那里兵马虽多,但冲锋陷阵的猛将还不够。

    我觉得秦大哥和单二哥,都是你我生死与共的异姓兄弟。

    如今我们前去聚义,怎能不通知他们,邀请他们入伙呢?”王伯当回应:“叔宝兄正在外领兵,单雄信兄还在家中。

    只是他怎会舍得抛弃田园家业,前来入伙呢?”李玄邃胸有成竹地说:“我走到这里,相识众多,料想不会有人追查。

    不如你和元真兄先到瓦岗寨,我转道去单雄信那里。

    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定能用一番话劝他前来共谋大事,也好彰显我们往日的交情。

    ”王伯当叮嘱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以十日为约。

    如果十日后不见你到来,我就直接去潞州单二哥那里找你。

    路上一定要小心,切不可大意,再出什么意外。

    ”李玄邃点头:“兄长不必多言,我心里有数。

    ”说罢,他重新扮成道士模样,三人便分路而行。

     王伯当和邴元真又走了两三天,抵达瓦岗寨。

    不巧的是,翟让此时带兵出征了,寨中只留下徐懋功、李如珪。

    二人见到王伯当,又与邴元真行过礼后,便问道:“李玄邃来了吗?”王伯当将在白酒村陈家店用药迷倒解差、四人逃脱,以及韦福嗣、杨积善分路离开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还提到李玄邃执意要去劝说单雄信入伙,已转道前往潞州。

    徐懋功听后,猛地一拍桌子:“大事不妙!玄邃兄恐怕又要陷入危险了!”王伯当大惊,忙问原因。

    徐懋功解释道:“我之前派人给单二哥送秦叔宝的回信,翟大哥也修书邀请他来瓦岗聚义。

    没想到他急着送窦建德的女儿去饶阳,回信时对我的差人说,从饶阳回来后,必定会来瓦岗相聚。

    也就是说,他现在根本不在家。

    玄邃兄独自一人上路,路途遥远又孤单,如何能保证平安?” 正说着,齐国远押运粮草归来,众人相互见礼。

    徐懋功当机立断:“今日大家先休息一晚,明日五更,劳烦伯当兄与李如珪、齐国远两位兄弟,挑选四五个勇猛的小校,扮成商人,暗藏器械,火速前往潞州二贤庄。

    如果找到玄邃兄且平安无事,那便罢了;要是遇到麻烦,就只能动手救人,我随后率领大军前去接应。

    ” 第42回贪赏银詹气先丧命施绝计单雄信无家 有诗写道:白狼山千里之外飘扬着旌旗,中原大地疲惫不堪,如同偏远的蛮荒之地。

    繁重的劳役致使田野荒芜无人耕种,空虚的世道让盗贼在沼泽中兴起。

    盘踞山中的凶徒如困兽,啸聚水泽的恶人似拦路毒蛇。

    何时才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结束这让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生之事,总是充满变数,颠沛流离、聚散离合,难以预料。

    然而,只要秉持情义二字,便能感化他人,再大的事情也能勇敢承担。

     且说李玄邃与王伯当、邴元真分别后,又赶了三四天路,进入潞州地界,距离二贤庄还有三四十里。

    这天正走着,迎面匆匆走来一个身着武卫服饰的人。

    那人盯着李玄邃仔细一看,喊道:“李爷,您这是要去哪儿?”李玄邃心头一惊,来人竟是杨玄感帐下的效用都尉,名叫詹气先。

    李玄邃不好装作不认识,只得答道:“在这里找个朋友。

    ”詹气先说道:“恭喜您平安无事了。

    ”李玄邃回应:“多亏李总师审察清楚,才免了灾祸。

    不知兄台在此做什么?”詹气先道:“我也是偶然来这儿拜访亲戚。

    ”说着非要拉李玄邃去酒店喝几杯,李玄邃再三推辞,两人这才拱手作别,分路而行。

     原来这詹气先,在杨玄感战败后就归顺了朝廷,还在潞州府谋了个捕快都头的差事。

    此时见李玄邃走了,心里盘算:“这贼当初在杨玄感幕府时,何等威风,如今也有落魄的一天!可恨见了我还不说实话。

    我刚才想骗他去酒店趁机拿下,他却狡猾不肯去。

    我现在悄悄派人跟着,摸清他的落脚点,再去衙门报信,带人把他抓了送官。

    这可是立功升职、赚取赏钱的好机会,不能便宜了别人。

    ” 主意打定,詹气先赶忙找来一个熟人,远远地跟在李玄邃后面。

    李玄邃虽然应付过去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加快脚步往二贤庄赶。

    等赶到时,天色已晚,庄门紧闭,四周一片寂静。

    李玄邃敲了两三下门,听到里面有动静,接着有人点着灯开门出来。

    李玄邃常来单雄信家,和这里的人大多熟识。

    开门的人一见是他,忙说:“原来是李爷,快请进!”随即关上庄门,领着李玄邃来到堂下。

     李玄邃问道:“员外在家吗?麻烦你通报一声。

    ”那人说:“员外不在,去饶阳了,我这就去请总管出来。

    ”说完便进了内屋。

    单雄信家有个总管,也姓单名全,四十多岁,为人忠心且有胆识谋略。

    他从小就在单雄信父亲身边做事,单雄信待他如同亲兄弟,家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他打理。

    不一会儿,一个童子点着一盏灯,引着单全出来,将灯放在桌上,换下原先昏暗的灯。

     单全见到李玄邃,说道:“听说李爷在杨家起义,可惜事败了。

    现在到处都画着您的画像,张贴着黄榜捉拿您。

    不知李爷怎么独自一人到这儿来了?”李玄邃便把前后经历简略说了一遍,又问:“你家员外去饶阳做什么?”单全答道:“窦建德派人来接女儿,员外当初答应亲自送过去,所以就陪着窦小姐一起去了。

    ”李玄邃又问:“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单全说:“员外到了饶阳,还要去瓦岗寨见翟大爷。

    翟家前些日子写信邀请员外,员外答应送完窦小姐就去瓦岗相聚。

    ”李玄邃问:“翟大爷和你家员外是旧相识,还是新结交的朋友?”单全解释道:“翟大爷之前好几次遇到麻烦,都多亏我们员外帮忙,他们是拜过把子的好兄弟。

    ”李玄邃感叹:“原来如此,我正是想来邀员外一起去瓦岗聚义,可惜来晚了。

    ” 单全突然问道:“李爷进潞州的时候,有没有碰到熟人?”李玄邃回答:“一路上没遇见什么熟人,就白天碰到了以前在杨玄感那儿的都尉詹气先。

    他在杨玄感战败后归降了,不知道在这儿做什么。

    刚才遇见,他还挺热情。

    ”单全听了,眉头一皱,说道:“这样的话,李爷先请到后边书房,咱们再从长计议。

    ”两人提着灯,七拐八绕来到后书房。

    平日里,只有单雄信十分要好的朋友,才会被带到这里歇息。

     李玄邃刚走进书房,就见两个仆人端着酒菜进来,摆在桌上。

    单全说:“李爷先慢慢吃着,我还有些事要安排。

    ”说完,又对端饭菜的仆人吩咐:“你一个去后边太太那儿,拿后庄门的钥匙,点上灯出去,把夹道里做工的庄户都叫进来,我有话要说。

    ”说完便匆匆进了内屋。

    换作在别人家,李玄邃肯定会慌张不安、满心疑惑。

    但这里是单雄信家,即便单雄信不在,他也知道单全是个可靠之人,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安心。

    此时他腹中饥饿,便放下心来,饱餐了一顿。

     刚准备起身,单全进来了,说道:“员外不在家,招待不周,委屈李爷了。

    卧具已经在里房铺好了。

    不过还有句话得说,李爷刚才提到的姓詹的,如果是个好人,那是万幸;要是心怀不轨,今晚恐怕就不得安宁,还会有麻烦。

    ”李玄邃正想回应,就见守门人进来禀报:“总管,外面有人叫门!”单全急忙出去,登上烟楼一看,只见一二十人,其中两人骑着马,一个是巡检司的官员,另一个不认识。

    单全赶忙下来,让人打开庄门,一行人挤了进来。

    单全带着一二十个壮丁迎上去。

    巡检司的官员认识单全,问道:“员外在家吗?”单全答道:“家主去西乡收夏税了,不知司爷这么晚到寒舍,有什么事?”巡检司官员指了指旁边的人说:“这位詹都头说有个钦犯李密,逃到你们庄上来了。

    这可是朝廷要犯,所以我们一同来抓人。

    掌家你也是明白事理的,人在不在,不妨直说。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单全义正言辞地说:“这从何说起!我家主人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李密,况且已经出门四五天了。

    我们下人向来守法,怎会收留陌生人,给家主惹祸?”詹气先急忙辩解:“李爷白天进潞州时,我就撞见了,还派这位王兄弟跟着,一直跟到这儿,亲眼看见他敲门进庄,怎么能抵赖!”单全听了,怒目圆睁,喝道:“你这话简直荒谬!你白天在路上撞见时,就该把人抓住送官请赏,为何放他走?既然亲眼看见李密进庄敲门,更应该喊来附近的人一起抓住他,这才说得过去。

    现在既不见人,又想诬陷我家,要知道我家主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詹气先还想争辩,却见院子里站着一二十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个个怒目而视。

    巡检司官员听了单全这番话,深知单雄信不好惹,而且平日里过节时,单家也送过人情礼物,何必得罪人,便赶忙改口:“我们也是为了地方治安,来问个清楚。

    既然没有,倒是打扰了。

    ”说完就要走。

    单全客气道:“司爷说哪里话,家主回来后,肯定还要登门道谢。

    ”把众人送出庄门,等他们上马离开,单全才叫守门人关好庄门。

     这边李玄邃一直放心不下,悄悄躲在隔壁偷听。

    见众人走了,才放心出来,拉着单全道谢:“总管,多亏你据理力争,我才躲过一劫。

    要是换作别人,恐怕就麻烦了。

    ”单全却忧心忡忡地说:“虽然暂时把他们打发走了,但恐怕他们还会再来。

    ” 正说着,忽听外面又有人敲门。

    李密慌忙躲到一旁,单全走到门内仔细聆听,听见嘈杂的说话声中,好似有济阳王伯当的声音。

    单全壮着胆子在门内问道:“半夜三更,是谁在敲门?”王伯当在门外回应:“我是王伯当,管家快开门!”单全一听,连忙开门。

    只见王伯当、李如珪、齐国远三人,带着五六个仆人,一身客商打扮,匆匆走进门来。

     单全忙问:“三位爷为何这个时候到这儿?”王伯当反问:“你家员外不在家我们已知,就问李玄邃可来了?”单全答道:“李爷在这儿呢,请众位爷到里面谈。

    ”说着提着灯将他们引到后书房。

    李玄邃见了众人吃惊地问:“三位兄长为何深夜到此?”王伯当便将与他分手后到瓦岗寨见徐懋功,徐懋功问及李玄邃下落,得知单雄信外出,担心李玄邃有危险,便派他们三人连夜赶来的事说了一遍。

    李玄邃也将路上遇见詹气先,以及詹气先带巡检司来庄上搜查的经过讲了一番。

    齐国远听了怒骂道:“狗娘养的!真是铁了心,竟敢到这儿来抓人!” 正说着,单全带着仆人端来许多酒菜,摆放妥当后,请四人入席,又对跟来的五六个人说:“你们兄弟几个在外厢房用饭吧。

    ”让人引着他们出去了。

    单全对四人说道:“四位爷,不是我们胆小怕事。

    刚才那个姓詹的一脸凶相,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要是他再来,我们该怎么应对?”王伯当道:“现在估计有三四更天了,我们坐一会儿,守到天亮,要是没人再来找麻烦,就和李爷一起动身去瓦岗。

    要是再来人,看他们人多人少,咱们见机行事!”单全点头称是:“说得对!”王伯当等人也让单总管在旁边坐下一起喝酒吃饭。

    一时间,众人畅饮交谈,不知不觉金鸡报晓,天快亮了。

     李如珪说:“这会儿没人来打扰,看来没事了,不如赶紧吃完饭上路吧。

    ”众人吃完早饭,正准备起身,管门的慌慌张张跑进来报告:“门外有马嘶声,好像又有兵马进庄了,众位爷快出去看看!”单全一听,忙和王伯当登上烟楼,从窗眼向外看去,只见三四十个骑兵、四五十个步兵,一队队往庄里开进。

     原来詹气先见巡检司官员讲情面放了人,心里懊恼不已,急忙叫开城门,向潞州漆知府报告。

    漆知府立即命令二尹庞好善协助捉拿钦犯。

    这庞好善绰号“庞三夹”,凡是犯人落到他手里,不管是非曲直,总要先上三夹棍。

    因为他是三甲进士出身,所以得了这个绰号,此人极其贪财好利。

    听说上头派他捉拿叛逆钦犯,立刻连夜点兵出城,赶到二贤庄。

     此时王伯当等人下楼来到内厅。

    李玄邃问单全:“掌家,你庄上能动手的壮丁有多少?”单全答:“能打仗的也就二十多人。

    ”李玄邃当即部署:“如珪兄和齐国远兄带壮丁出后门,等他们下了马,听见庄里喊杀,就去劫他们的马匹。

    ”又对单全说:“掌家,我记得你家西边有四五间靛池,赶紧在上面铺上薄板,暗藏机关,等他们进来,引到那儿去!”单全听罢,迅速去安排妥当。

     李玄邃和王伯当从单雄信家取出刀枪棍棒等兵器,单全打开兵器库,任凭各人挑选。

    李玄邃又说:“现在万事俱备,就差个有胆有识的人去开大门引他们进来。

    ”单全毫不犹豫地说:“这事儿我去!”他迅速扎缚停当,外面套上一件青衣,大步走到庄门前,一把将大门打开。

     先是许多步兵拥挤着冲进庄来,中间一个官员走到外厅,朝南坐下,对手下喝道:“把这家的人带上来!”步兵们立刻将单全扯过来跪下。

    那官员喝问:“你家为什么窝藏叛犯李密?快把他交出来!”单全不慌不忙地说:“人确实有一个,昨夜来投宿的。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李密,现在锁在西边耳房里。

    不过这人很厉害,我一个人对付不了,得劳烦老爷的兵卫去把他捆出来,免得让他跑了。

    ”官员又问:“你家主人呢?快叫他出来!”单全回答:“家主在里面,还没起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官员对步兵们说:“你们几个跟他进去,把犯人锁出来,再叫他家主来见我!”这些兵丁早就想立功,一听这话,个个摩拳擦掌,二三十人一窝蜂跟着单全走进西边门内。

    穿过甬道,前面是一片地板。

    众人挤到中间,只听单全在前边喊道:“各位走快点,就在这儿了!”前面的人刚喊“不好了”,话没说完,只听“轰隆”一声,地板突然活动起来,连人带板一起掉进了靛坑里。

    后面的人还没来得及缩脚,同样一声响,二三十个步兵全掉进了靛池。

     厅上的官员和马兵正四处张望,突然听见“哗啦”一声,两扇库门大开,十五六个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