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激烈的竞争

关灯
    深城人才市场的铁皮顶棚下,热浪裹挟着汗味扑面而来。

     何跃东推着二八杠停在门口,车筐里的VCD样品箱随着晃动发出轻响。

     沈昭南摘下墨镜,目光扫过不远处挂着‘沈氏商贸影音事业部’横幅的招聘摊位,毛擎宇正靠在椅子上,用钢笔敲着镀金的招聘展板,嘴角挂着挑衅的笑。

     “看到了吗?” 沈昭南压低声音,“他们承诺入职即享国营厂待遇,还有探亲路费报销什么的。

    ” 何跃东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沈氏摊位前果然排起长队,求职者手里攥着报名表,眼神里透着对‘铁饭碗’的渴望。

     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通往铁饭碗的船票。

     八十年代中期的深城,虽沐浴着开放的春风,却仍未褪尽计划经济的底色。

     国营厂的红招牌仍是大多数人心中的‘诺亚方舟’。

     尤其是当潮水退去,人们发现外资企业的‘高薪’背后是流水线的严苛与裁员的风险时。

     国营体系内的医疗、住房、退休金,便成了比钞票更珍贵的安全感。

     “我表姐就在国营电子厂,每月领粮票都比私营厂体面。

    ” 穿工装的年轻人推了推眼镜,鼻梁上还留着钳工护目镜的压痕,“听说沈氏商贸挂靠了轻工局,转正就能算国营编制?” 他身旁的中年人立刻竖起耳朵,搪瓷缸上‘为人民服务’的红字蹭过何跃东的胳膊,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既然和国家部门有点关系,肯定比一般的民营厂要靠谱,我邻居家小子进了民营厂,结果流水线出故障,老板直接卷铺盖跑了!" 毛擎宇倚在摊位后的藤椅上,手里的镀金钢笔敲打着‘国营合作单位’的铜牌,发出清脆的声响。

     要多悠闲就有多悠闲。

     那牌子是今早刚挂上去的,红漆未干的‘轻工局监制’字样还带着刺鼻的味道。

     何跃东之前就知道沈氏商贸和轻工业部关系匪浅。

     要不然,之前沈昭南也不可能帮他把轻工业部的专家叫过去。

     毛擎宇看见了何跃东和沈昭南,故意提高声音,“各位放心,我们沈氏的工人,退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