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华北急报灾情重,君臣速议赈灾计

关灯
    它呼啸着吹过,卷起一阵阵尘埃,仿佛在为那些受灾的百姓哭泣。

    李民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握着那份奏报,他的耳边仿佛响起了百姓们的哭喊声,那声音如同针尖般刺痛着他的心。

     他的心,如同被重锤击中,沉重而疼痛。

    他无法想象那些百姓们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苦难,他的眼眶湿润了,那是为国为民的忧虑与痛心。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此时大周朝的疆域划分。

    大周朝的疆域辽阔,与现代的中国疆域颇为相似,为了有效管理,整个国家被精心划分为十一道。

    每一道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共同构成了大周朝的稳固基石。

    十一道即为: 东北道:包括现代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幽燕道:大致对应现代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及山西省的北部。

     华北道:包括现代的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山西省的南部和中部。

     青徐道:对应现代的江苏省、安徽省以及浙江省的北部。

     东南道:包括现代的福建省、广东省以及江西省的东南部。

     岭南道:大致对应现代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的南部以及海南省。

     西南道:包括现代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以及重庆市。

     秦陇道:对应现代的陕西省、甘肃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域道:大致对应现代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洛道:包括现代的河南省中部以及河南省西部的部分地区。

     荆楚道:对应现代的湖北省、湖南省以及江西省的西部。

     吴越道:包括现代的浙江省的南部、上海市以及江苏省的南部。

     皇帝李民知道,河南地区是华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周朝的粮仓之一。

    如今,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却弥漫着悲伤和绝望的气息。

    他意识到,这场洪灾对于大周朝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李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悲痛和不安。

    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在这个时候慌乱。

    他必须冷静应对这场灾难,为百姓们找到一条生路。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沉声道:“召宰相、左右仆射和户部尚书速来议事!”他的声音在乾清宫中回荡,如同晨钟暮鼓般坚定而有力。

     萧公公领命而去,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渐行渐远。

    李民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而坚定。

    他知道,这场灾难是对他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