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关灯
    走廊吵吵嚷嚷,新闻部一波准备外采的节目组整装待发。

     领队的就是筱涵。

     主持人多数从文稿到上镜记者,再晋升至上镜主播,特别是做新闻,对折射社会动向的信息,有本能敏锐的探索和挖寻。

     她没有放弃跟江州台争蓝玉县内幕的先机。

     只是地位,实力,以至于播出尺度的宽窄,省台何昭的《江州半边天》碾压过《虞山时界》。

     设备间与化妆室毗邻,韩珍跟她遇上,“师姐是准备去蓝玉县?” 筱涵手里握着印有玉兰台台标的话筒,“对,看刚播的新闻了吧,前县长曹平在77国道附近被抓捕了,他贪赃的罪证上交给市中院,一审就判决了死刑,他向省高院上诉,被驳回了。

    ” 韩珍点头,“看过了。

    ” “你最近跟省台的何昭走得很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筱涵早知道,韩珍也坦然,“省台答应给老雷瘫痪的小妹做募捐,所以他接受采访,让我做采访。

    ” “何主播父亲是虞山市二把手,风评可圈可点,他深挖这些也许有自己的打算,你原本是做娱乐主播。

    ”同行搭档催促,筱涵拍了下她的肩膀,“最近新节目反响也不错,这件事水深水浅,要掂量清楚。

    ” 韩珍耳闻过何昭的背景,他本人却只字未提。

     倒是刘峰嘴比脑子快,说过他跟家里关系相当糟糕,几乎到六亲不认的状态。

     再详细的,刘峰话语躲躲闪闪,没透露了。

     摄像师横过半人高的三角架,险些从手里滑落,“诶诶,快帮忙扶一把。

    ” 韩珍眼疾手快掺住,“我知道,师姐也要注意安全,最近降雨多,几个县里爆发泥石流。

    ” “放心吧,现在做新闻对比以前不知轻松多少。

    ” 筱涵坐进电视台公车,滑门随后关闭。

     助理凑上来,“珍姐跟筱涵主播原来师姐妹的关系。

    ” 彼时韩珍刚进玉兰台,第一次参加台内部跨年晚会,大部分中层领导不在场,做这行工作压力大,大家愿意借此机会放松放松。

     评论部一向最热闹,爱整活儿,拿新人开涮,点名让韩珍表演节目,她并不怯场,但确实没准备。

     上台打算唱首歌,起哄说太素了,诗朗诵,人人都会,而且还能即兴创作,也不新鲜,娱乐主播个个能歌善舞,于是提议她跳支舞。

     韩珍大学上形体课,练过半年,但从没在大庭广众下跳过,筱涵看出她犹豫,主动站出来解围,让她随便哼两句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