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小
中
大
“我那时随口一问,”筠之将鬓前垂下的头发挽至耳后,微笑道,“如今已经忘了,项元应该也忘了罢?不必再提。
” 他望着筠之毫无波澜的脸,漆黑的眸底渐渐翻涌出墨色。
其实那日自己原想先送筠之回府,晚间再谈崔娘子的事,可人还未出城门,就接到窦都督急召回营的军令。
遗憾吗?他说不清楚,只知道那日接到军令时多少觉得庆幸,庆幸这可耻的逃避,有层名正言顺的借口。
邵崔二人曾被指腹为婚。
那时,邵项元阿母有孕,邵沛怀送她回京待产,邻居崔家正为二儿媳迟迟没有身孕发愁,来邵家吃接风宴,摸了孕妇的肚子,次日二儿媳就被诊出身孕,十月怀胎后生下了延璧。
这是极有福气的事,加之崔延璧祖父和项錅本就交好,两个老人当即拍板,替两个孩子订下娃娃亲。
所以幼年邵项元常听人叮嘱他:“好好照顾崔五妹妹,她以后是项元的娘子呢。
”那时他才刚上学堂,还看不懂大人揶揄的笑。
后来,少年项元在受降城丧父,意志颓丧、求生不能时,是崔五妹妹百般宽慰,音乐、书信,她想法设法开导自己,邵项元感激非常。
仪凤三年,延璧的祖父告老卸任后,崔家由延璧大伯崔士昌接管。
与父亲持中骑墙的态度不同,崔士昌上任后,迅速倒向了支持士族门阀的”旧派”。
除了血缘,世间没有任何联结能战胜姻亲,故而调露元年,崔士昌说定了博陵崔氏和陇西李氏的姻缘,将侄女崔延璧许配给太子洗马李义珏。
邵项元对此很是平静,默认那不成文的婚约已经作废;倒是项錅在家发了好一通脾气,直叹可惜。
但一则这桩亲事本就是自家高攀,二则博陵崔氏树大根深,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阿元日后仕途也许还要靠崔家提点一二,所以项錅也不好发作,逢年过节仍旧礼尚往来。
总之,自己和崔五妹妹之间从未逾矩,但他不知如何开口。
六年前在崇文馆掷地有声的筠之,两府贼乱在械库保全大义的筠之,值得这世上最好的郎君。
邵项元怕自己不算。
婚期渐近,兰娘日日忙得头脚倒悬,除了何仁亲手经办的事项她能放心,其余一切大小事宜她都恨不得亲力亲为,分外留意,唯恐稍有
” 他望着筠之毫无波澜的脸,漆黑的眸底渐渐翻涌出墨色。
其实那日自己原想先送筠之回府,晚间再谈崔娘子的事,可人还未出城门,就接到窦都督急召回营的军令。
遗憾吗?他说不清楚,只知道那日接到军令时多少觉得庆幸,庆幸这可耻的逃避,有层名正言顺的借口。
邵崔二人曾被指腹为婚。
那时,邵项元阿母有孕,邵沛怀送她回京待产,邻居崔家正为二儿媳迟迟没有身孕发愁,来邵家吃接风宴,摸了孕妇的肚子,次日二儿媳就被诊出身孕,十月怀胎后生下了延璧。
这是极有福气的事,加之崔延璧祖父和项錅本就交好,两个老人当即拍板,替两个孩子订下娃娃亲。
所以幼年邵项元常听人叮嘱他:“好好照顾崔五妹妹,她以后是项元的娘子呢。
”那时他才刚上学堂,还看不懂大人揶揄的笑。
后来,少年项元在受降城丧父,意志颓丧、求生不能时,是崔五妹妹百般宽慰,音乐、书信,她想法设法开导自己,邵项元感激非常。
仪凤三年,延璧的祖父告老卸任后,崔家由延璧大伯崔士昌接管。
与父亲持中骑墙的态度不同,崔士昌上任后,迅速倒向了支持士族门阀的”旧派”。
除了血缘,世间没有任何联结能战胜姻亲,故而调露元年,崔士昌说定了博陵崔氏和陇西李氏的姻缘,将侄女崔延璧许配给太子洗马李义珏。
邵项元对此很是平静,默认那不成文的婚约已经作废;倒是项錅在家发了好一通脾气,直叹可惜。
但一则这桩亲事本就是自家高攀,二则博陵崔氏树大根深,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阿元日后仕途也许还要靠崔家提点一二,所以项錅也不好发作,逢年过节仍旧礼尚往来。
总之,自己和崔五妹妹之间从未逾矩,但他不知如何开口。
六年前在崇文馆掷地有声的筠之,两府贼乱在械库保全大义的筠之,值得这世上最好的郎君。
邵项元怕自己不算。
婚期渐近,兰娘日日忙得头脚倒悬,除了何仁亲手经办的事项她能放心,其余一切大小事宜她都恨不得亲力亲为,分外留意,唯恐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