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私念
关灯
小
中
大
说这种话我都得揍你!”
“嘿嘿,别介意别介意,也就前两年我碰见过刘老二一次,后来帮你们传了几回话后就没影了,我还以为你们都消停了呢。
” 冯老头冷哼一声,“刘老二去年没了,我们过得好不好跟你没关系,怎么着,你现在找不到活儿,就想掺和我们那些不上台面的事儿?” 柱子一怔,“刘老二咋走的?” “病久了连亲人都靠不住,他侄子黑三不愿再伺候,一时大意,人就这么没了。
奉劝你少管这些事。
” “哦,明白了。
其实吧,我真想给你引荐个工作,正经工作没找到,看到你我就想着……咦?你怎么知道我现在没工作的?” 冯老头白了柱子一眼。
他当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一直在监视林祯家,凡是可能对林祯构成威胁的人都在他的观察范围内。
笑着说道:“所有跟我们在牢里打过交道、有过冲突的,我们都会留心。
不然哪天你小子报复我这糟老头子怎么办?” 柱子嘿嘿一笑,“你们也太小心了。
您放心,我可不是那种背后捅刀子的人,也不记仇。
您能不能帮我找个活儿?哪怕是给私人干活儿,只要一个月能挣个十几块就行,绝对不告发我自己。
” 冯老头看着柱子,沉默片刻后摇摇头。
冯老头瞧着傻柱直叹气,“即便你能放下脸面掺和那些事儿,我也绝不会带你一起混,毕竟我现在已经金盆洗手了。
傻柱啊,世道变了,幸亏有人提醒,否则我怕是又要进去了。
” “哎呀,我不是要跟你一起当小偷,你就帮我打听下哪儿缺厨师吧,别查过往记录就行,我会做饭,人也本分,话不多!” “没门儿!我跟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一刀两断了,你这个晦气鬼赶紧离我远点,再来烦我,我就朝你脸上吐口水!” 冯老头骂完傻柱转身离开,他可不愿和这号人物有任何牵连。
自从刘老二去世后,冯老头就与张麻子真正把林祯捧了起来。
近来愈发觉得林祯的话没错。
安分守己地潜藏比瞎折腾好得多,这半年来,他们严格按照街道的要求做事。
绝不会带着傻柱胡来。
尽管冯老头当场回绝了傻柱,但他回家后还是让徒弟二皮子去找了林祯一趟。
林祯一家刚从刘婶家回来。
每年正月初二,他们都会去刘婶家拜年。
娄晓娥虽然名义上不是刘婶的干女儿,但在节日里,她的行为与干女儿无异。
而刘婶也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林祯在巷口看到二皮子,一眼便知是有事相告。
“老婆,你带孩子先回去,我得见个熟人。
” “好的,别聊太久,外面冷。
” 娄晓娥带着孩子走了之后,二皮子急忙跑过来。
林主任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说道:“傻柱今日碰见了我师父,他央求我师父给他找个私下里的活计。
师父回绝了,不过觉得此事该向您禀报一声。
要是您打算让傻柱跟着师父学徒,尽管他已经金盆洗手了,但照顾傻柱一家还是绰绰有余,师父绝无推脱之意。
” 林祯听罢,嘴角微扬,笑意盈盈:“你师父做得很好,这事儿不用操心傻柱了。
下次碰到他,叫他离远些,他家还不至于揭不开锅。
” “好的,明白,我这就回去,不耽搁您的时间了。
” “等等。
” 二皮子忙止住脚步,“您请吩咐。
” “转告你师父和老张,能躲在暗处就别出头,能藏起来就别露面,包括你自己。
最好找份正经工作,别整天游手好闲。
” “是,我懂了,这就回去传达您的话。
哦对,去年秋上刘老二死了,是被黑三折磨致死的,黑三以疏忽为借口狡辩,结果判了五年。
” “嗯,知道了。
往后若无大事,不必总来找我。
” “明白!” 老冯头这般行事令林祯十分满意,惯走江湖的人办事确实滴水不漏。
当然得提点他们一下,毕竟还要靠他们帮忙看守外院呢。
老冯头与张麻子和刘老二有所不同。
虽说三人相识,也曾在一块蹲过,但张麻子不过是靠耍嘴皮子骗人混饭吃,老冯头也是江湖上的小偷小摸。
刘老二却不是这样,他曾涉足烟土贩卖,还做过其他违法勾当,死不足惜。
让他受那么多苦才死,也算是惩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祯回到家中时,娄晓娥已泡好一壶热茶。
“当家的,刚才找你的是谁啊?” 林祯接过茶啜饮一口。
六百三十 “一个晚辈,傻柱今日见到老冯头,想接点私活做,却被拒绝了,老冯头还特意来问我应不应该拒绝。
” 娄晓娥皱眉道:“老冯头不是上次协助处理张远征的那个人吗?他可是曾在拘留所揭发了易中海的人,傻柱怎么会找他推荐工作?” 林祯笑着回答:“还不是那样,毕竟老易已经死了很久,傻柱早就不放在心上了,除非实在没辙,他才不会主动去找老冯头。
” “那他干脆去糊火柴盒得了!” “嘿嘿,我之前为秦淮茹申请的困难补助已经失效了,她跟傻柱成婚后便不再符合双寡妇的特殊帮扶条件,上次我只是逗他玩呢,他要是真去申请也拿不到钱!” 七千零一十七 院子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除了贾家时不时抱怨生活艰难,其他人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傻柱依旧每日游手好闲却找不到活儿干,每天还得忍受贾张氏、棒梗以及小当槐花的冷嘲热讽。
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有饭吃就吃,没饭吃就找二大爷三大爷评理。
面对秦淮茹,他总是抢在她开口前主动提及生孩子的事情,弄得秦淮茹毫无辩驳的余地。
这种既偷懒又耍赖的方式,倒也让傻柱勉强混日子。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是暮春三月。
这天是周日,娄晓娥带着林国一家前往东单菜市场买鱼,打算晚上给丈夫炖条鱼改善伙食。
这段时间林祯一直埋头研发,单螺杆空压机的基础设计已完成,只等生产零件并组装了。
这个月里林祯连休都没歇过,今天也是照常加班,直到晚上才能回家。
林祯全身心投入工作,家里的一切娄晓娥都尽量不让他分心。
“妈,这儿有条大鲤鱼,买了给爸烤着吃吧!”林国看见摊位上那条鱼,立刻招呼母亲过来。
娄晓娥点头笑道:“好啊,买条红鱼炖汤,这条烤了,同志,这两条鱼我要了!” 离开菜市场后,林国父子各拿一条鱼,娄晓娥提了些当季蔬菜。
母子三人边走边聊,忽然一辆自行车迎面驶来。
吱—— 车停在娄晓娥面前,骑车的中年男人神情紧张地说:“您是娄晓娥同志吗?” 娄晓娥心里一紧,警惕地问:“是我,请问您是谁?找我什么事?” “我是来传话的。
娄家的老仆人王妈病得很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她希望能见您最后一面。
我是特意来找您的,刚才家里的老三老四说您在这儿,我就赶过来了。
” “什么?” 娄晓娥脑袋轰的一声,手里的菜掉在地上,眼前发黑,差点摔倒。
林国父子连忙左右搀扶住母亲,将菜拾起。
“妈,您别急,先听这位叔叔说完。
” 娄晓娥一时慌了神。
王妈是从她小时候就照顾她的人,亲生父母离开后,王妈就成了她在四九城唯一的亲人。
娄晓娥心里一直把她当作牵挂,虽然见面不多,但偶尔能听到她的消息,就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听说王妈病危,娄晓娥觉得仿佛与娘家的唯一纽带断了。
缓了一会儿稍微平静些,她急忙问:“王妈怎么了?得了什么病?什么时候的事?” 中年男子说道:“昨晚中风,突发急症,还好大奎发现得早,不然今日我就是来通知你们去吊唁了。
” 娄晓娥急切地问:“现在怎样?人在哪家医院?” “正在西单医院抢救,可大奎手头拮据,又不好意思开口求助,所以我特地来问问,您能不能帮帮忙?别告诉他,不然他那性子定不会接受。
” 娄晓娥立即回应:“这算不了什么,我们立刻出发,林国你去厂里找你父亲,林家你去诊所叫上叶芪,我去拿钱,快!” 中年男子道:“那我在哪里等你们?要不要我和两个孩子先过去?” “不必了,他们走路的速度比你骑车还快,你们赶紧!” 娄晓娥心急如焚,全身冰凉,思绪混乱。
想到与王妈分别十年,再见竟是这般情形,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更想起远在**的父母,不知何时才能团聚,心中愈发沉重。
这种焦急情绪,林国兄弟俩无法理解。
毕竟他们从未见过王奶奶,只听母亲提起过,难以想象母亲为何如此着急。
兄弟俩倒是很镇定,察觉到了些许异样。
平日里林祯常教导他们观察神情变化,留意细节。
他们注意到这个中年男子始终未提及自己的姓名,且额间毫无汗渍。
虽非盛夏,三月底四月初的天气已相当暖和。
穿件薄外套都不会觉得冷,若骑车从西单到东单还不出汗,实在不合常理。
那位中年男子自称一路疾行而来,显然是在说谎。
林国到了十几岁后,才知道姥爷家过去的事情,也明白父亲常提醒的小心谨慎有何深意。
此刻再看这中年人,难免怀疑他是来行骗的。
见母亲慌乱失措,便拉着她到一旁。
林国低声说道:“妈,这个人始终不说自己是谁,只让您掏钱,实在可疑。
” 林家也附和道:“他声称从西单骑车赶来,但脸上竟没有半点汗水,这世上也只有父亲有这样的本事了。
” 娄晓娥心中一震,警铃骤响。
不禁自责道:“原来如此,当局者迷啊,我明白了,走,回家!” 说着,娄晓娥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了。
送信的中年人吃了一惊,急忙说道:“娄晓娥同志,你是要回家取钱吗?别耽误太久,王妈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 娄晓娥答道:“您在此稍等,我们马上就回来。
” 说完,母子三人头也不回地离去。
喜欢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
” 冯老头冷哼一声,“刘老二去年没了,我们过得好不好跟你没关系,怎么着,你现在找不到活儿,就想掺和我们那些不上台面的事儿?” 柱子一怔,“刘老二咋走的?” “病久了连亲人都靠不住,他侄子黑三不愿再伺候,一时大意,人就这么没了。
奉劝你少管这些事。
” “哦,明白了。
其实吧,我真想给你引荐个工作,正经工作没找到,看到你我就想着……咦?你怎么知道我现在没工作的?” 冯老头白了柱子一眼。
他当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一直在监视林祯家,凡是可能对林祯构成威胁的人都在他的观察范围内。
笑着说道:“所有跟我们在牢里打过交道、有过冲突的,我们都会留心。
不然哪天你小子报复我这糟老头子怎么办?” 柱子嘿嘿一笑,“你们也太小心了。
您放心,我可不是那种背后捅刀子的人,也不记仇。
您能不能帮我找个活儿?哪怕是给私人干活儿,只要一个月能挣个十几块就行,绝对不告发我自己。
” 冯老头看着柱子,沉默片刻后摇摇头。
冯老头瞧着傻柱直叹气,“即便你能放下脸面掺和那些事儿,我也绝不会带你一起混,毕竟我现在已经金盆洗手了。
傻柱啊,世道变了,幸亏有人提醒,否则我怕是又要进去了。
” “哎呀,我不是要跟你一起当小偷,你就帮我打听下哪儿缺厨师吧,别查过往记录就行,我会做饭,人也本分,话不多!” “没门儿!我跟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一刀两断了,你这个晦气鬼赶紧离我远点,再来烦我,我就朝你脸上吐口水!” 冯老头骂完傻柱转身离开,他可不愿和这号人物有任何牵连。
自从刘老二去世后,冯老头就与张麻子真正把林祯捧了起来。
近来愈发觉得林祯的话没错。
安分守己地潜藏比瞎折腾好得多,这半年来,他们严格按照街道的要求做事。
绝不会带着傻柱胡来。
尽管冯老头当场回绝了傻柱,但他回家后还是让徒弟二皮子去找了林祯一趟。
林祯一家刚从刘婶家回来。
每年正月初二,他们都会去刘婶家拜年。
娄晓娥虽然名义上不是刘婶的干女儿,但在节日里,她的行为与干女儿无异。
而刘婶也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林祯在巷口看到二皮子,一眼便知是有事相告。
“老婆,你带孩子先回去,我得见个熟人。
” “好的,别聊太久,外面冷。
” 娄晓娥带着孩子走了之后,二皮子急忙跑过来。
林主任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说道:“傻柱今日碰见了我师父,他央求我师父给他找个私下里的活计。
师父回绝了,不过觉得此事该向您禀报一声。
要是您打算让傻柱跟着师父学徒,尽管他已经金盆洗手了,但照顾傻柱一家还是绰绰有余,师父绝无推脱之意。
” 林祯听罢,嘴角微扬,笑意盈盈:“你师父做得很好,这事儿不用操心傻柱了。
下次碰到他,叫他离远些,他家还不至于揭不开锅。
” “好的,明白,我这就回去,不耽搁您的时间了。
” “等等。
” 二皮子忙止住脚步,“您请吩咐。
” “转告你师父和老张,能躲在暗处就别出头,能藏起来就别露面,包括你自己。
最好找份正经工作,别整天游手好闲。
” “是,我懂了,这就回去传达您的话。
哦对,去年秋上刘老二死了,是被黑三折磨致死的,黑三以疏忽为借口狡辩,结果判了五年。
” “嗯,知道了。
往后若无大事,不必总来找我。
” “明白!” 老冯头这般行事令林祯十分满意,惯走江湖的人办事确实滴水不漏。
当然得提点他们一下,毕竟还要靠他们帮忙看守外院呢。
老冯头与张麻子和刘老二有所不同。
虽说三人相识,也曾在一块蹲过,但张麻子不过是靠耍嘴皮子骗人混饭吃,老冯头也是江湖上的小偷小摸。
刘老二却不是这样,他曾涉足烟土贩卖,还做过其他违法勾当,死不足惜。
让他受那么多苦才死,也算是惩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祯回到家中时,娄晓娥已泡好一壶热茶。
“当家的,刚才找你的是谁啊?” 林祯接过茶啜饮一口。
六百三十 “一个晚辈,傻柱今日见到老冯头,想接点私活做,却被拒绝了,老冯头还特意来问我应不应该拒绝。
” 娄晓娥皱眉道:“老冯头不是上次协助处理张远征的那个人吗?他可是曾在拘留所揭发了易中海的人,傻柱怎么会找他推荐工作?” 林祯笑着回答:“还不是那样,毕竟老易已经死了很久,傻柱早就不放在心上了,除非实在没辙,他才不会主动去找老冯头。
” “那他干脆去糊火柴盒得了!” “嘿嘿,我之前为秦淮茹申请的困难补助已经失效了,她跟傻柱成婚后便不再符合双寡妇的特殊帮扶条件,上次我只是逗他玩呢,他要是真去申请也拿不到钱!” 七千零一十七 院子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除了贾家时不时抱怨生活艰难,其他人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傻柱依旧每日游手好闲却找不到活儿干,每天还得忍受贾张氏、棒梗以及小当槐花的冷嘲热讽。
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有饭吃就吃,没饭吃就找二大爷三大爷评理。
面对秦淮茹,他总是抢在她开口前主动提及生孩子的事情,弄得秦淮茹毫无辩驳的余地。
这种既偷懒又耍赖的方式,倒也让傻柱勉强混日子。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是暮春三月。
这天是周日,娄晓娥带着林国一家前往东单菜市场买鱼,打算晚上给丈夫炖条鱼改善伙食。
这段时间林祯一直埋头研发,单螺杆空压机的基础设计已完成,只等生产零件并组装了。
这个月里林祯连休都没歇过,今天也是照常加班,直到晚上才能回家。
林祯全身心投入工作,家里的一切娄晓娥都尽量不让他分心。
“妈,这儿有条大鲤鱼,买了给爸烤着吃吧!”林国看见摊位上那条鱼,立刻招呼母亲过来。
娄晓娥点头笑道:“好啊,买条红鱼炖汤,这条烤了,同志,这两条鱼我要了!” 离开菜市场后,林国父子各拿一条鱼,娄晓娥提了些当季蔬菜。
母子三人边走边聊,忽然一辆自行车迎面驶来。
吱—— 车停在娄晓娥面前,骑车的中年男人神情紧张地说:“您是娄晓娥同志吗?” 娄晓娥心里一紧,警惕地问:“是我,请问您是谁?找我什么事?” “我是来传话的。
娄家的老仆人王妈病得很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她希望能见您最后一面。
我是特意来找您的,刚才家里的老三老四说您在这儿,我就赶过来了。
” “什么?” 娄晓娥脑袋轰的一声,手里的菜掉在地上,眼前发黑,差点摔倒。
林国父子连忙左右搀扶住母亲,将菜拾起。
“妈,您别急,先听这位叔叔说完。
” 娄晓娥一时慌了神。
王妈是从她小时候就照顾她的人,亲生父母离开后,王妈就成了她在四九城唯一的亲人。
娄晓娥心里一直把她当作牵挂,虽然见面不多,但偶尔能听到她的消息,就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听说王妈病危,娄晓娥觉得仿佛与娘家的唯一纽带断了。
缓了一会儿稍微平静些,她急忙问:“王妈怎么了?得了什么病?什么时候的事?” 中年男子说道:“昨晚中风,突发急症,还好大奎发现得早,不然今日我就是来通知你们去吊唁了。
” 娄晓娥急切地问:“现在怎样?人在哪家医院?” “正在西单医院抢救,可大奎手头拮据,又不好意思开口求助,所以我特地来问问,您能不能帮帮忙?别告诉他,不然他那性子定不会接受。
” 娄晓娥立即回应:“这算不了什么,我们立刻出发,林国你去厂里找你父亲,林家你去诊所叫上叶芪,我去拿钱,快!” 中年男子道:“那我在哪里等你们?要不要我和两个孩子先过去?” “不必了,他们走路的速度比你骑车还快,你们赶紧!” 娄晓娥心急如焚,全身冰凉,思绪混乱。
想到与王妈分别十年,再见竟是这般情形,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更想起远在**的父母,不知何时才能团聚,心中愈发沉重。
这种焦急情绪,林国兄弟俩无法理解。
毕竟他们从未见过王奶奶,只听母亲提起过,难以想象母亲为何如此着急。
兄弟俩倒是很镇定,察觉到了些许异样。
平日里林祯常教导他们观察神情变化,留意细节。
他们注意到这个中年男子始终未提及自己的姓名,且额间毫无汗渍。
虽非盛夏,三月底四月初的天气已相当暖和。
穿件薄外套都不会觉得冷,若骑车从西单到东单还不出汗,实在不合常理。
那位中年男子自称一路疾行而来,显然是在说谎。
林国到了十几岁后,才知道姥爷家过去的事情,也明白父亲常提醒的小心谨慎有何深意。
此刻再看这中年人,难免怀疑他是来行骗的。
见母亲慌乱失措,便拉着她到一旁。
林国低声说道:“妈,这个人始终不说自己是谁,只让您掏钱,实在可疑。
” 林家也附和道:“他声称从西单骑车赶来,但脸上竟没有半点汗水,这世上也只有父亲有这样的本事了。
” 娄晓娥心中一震,警铃骤响。
不禁自责道:“原来如此,当局者迷啊,我明白了,走,回家!” 说着,娄晓娥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了。
送信的中年人吃了一惊,急忙说道:“娄晓娥同志,你是要回家取钱吗?别耽误太久,王妈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 娄晓娥答道:“您在此稍等,我们马上就回来。
” 说完,母子三人头也不回地离去。
喜欢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