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进山!
关灯
小
中
大
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式。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外敌,纷纷在边境修筑烽火台,狼烟成为传递军情的重要手段。
秦汉时期,狼烟制度进一步完善,在长城沿线广泛设置烽火台,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报警系统。
那时候,当边防兵发现敌人入侵时,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粪等燃料。
狼粪燃烧时会产生一股浓烟,在远处也能清晰可见。
通过烽火台之间的接力传递,军情能够迅速传递到后方,让军队做好迎敌准备。
所以叫狼烟。
实际上实际上,狼烟是一种浓黑且直上的烟柱。
因为它非常明显,非常引人注目所以在无信号状态下,升起狼烟也是非常好的求救信号之一。
” 彭三点点头:“原来如此,长见识了,那邹哥我们怎么升狼烟呢?也找不到狼粪啊” 我从背包侧袋摸出防水火柴晃了晃:“没狼粪,但是我们可以玩现代的改良版狼烟! 狼烟的核心不是狼粪,而是让烟够浓够显眼。
可以找潮湿的树叶、枯树皮堆成金字塔形,顶上搁点松针或树脂,点火时往上泼水, 水汽一激烟就会咕嘟咕嘟往上窜。
如果还能碰巧捡到塑料瓶或橡胶制品,(也可以烧类似材料的装备,生命第一别的都可以买回来。
) 用刀子撕成条扔火里,那烟能黑得方圆十里都能看见。
” 我蹲下身,用登山杖在地上画着圈,严肃的说道:“但你们一定要记着三个铁律第一,找开阔地,别在密林里点火,咱是求救不是来给山火当内应。
第二,火要摆成三角形,国际通用求救信号,跟你打游戏发信号弹是一个道理。
第三,烧一会儿要停一会儿,省得人家以为咱在搞野外烧烤派对。
” 我突然瞥见彭二正往背包里塞枯树枝,笑着踢了踢他的登山包:“搞什么呢?这林子里还能缺材料不成?” 彭三眼睛一亮:“哇,还有这种操作第一次知道! 不过你刚才还说,如果是已经遇到生命受到自然威胁的状态,打电话其实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这是因为啥? 为啥说狼烟比打电话还管用呢? 如果电话打的出去,别人不就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了吗,不就可以更好的开展救援了嘛。
” 我点点头,也认可对方说的,但还是解释道:“人往往只有威胁到自身利益才会着急。
就算你有网络,打电话叫人来帮忙,等对方赶到也需要时间。
你和他非亲非故,你敢赌对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嘛? 他一会先上个厕所,再慢悠悠的过来也不是不可能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的慢对他又没啥影响,这个月工资也不会少一分对吧。
反正出事的又不是他哪个熟人,死活有啥重要的?” 说到这顿了顿,思绪了一阵什么可以说,什么说了不太好,继续说道:“但在山里放狼烟可不一样。
一旦起了烟,周边负责山林管理的人看到这么大烟,心里肯定慌,森林火灾都是责任到人可不是小问题。
要是没及时处理,那可是要掉乌纱帽的被问责的。
所以他们肯定会最快速度赶过来。
这样获救的几率不就更大了。
” 听完我关于狼烟的解释,彭三点点头仿佛在消化什么。
似乎想到了什么,紧接着又追问道:“邹哥那做户外视频还需要啥知识呀?我看的那些女主播天天就穿个黑丝扭两下就好了。
” 我无语的喝了口水,这思维跳跃的,但收了钱财替人办事,还是很耐心的说道:“我刚才说的那些事,意思是做户外赛道是需要有知识储备的。
这是为了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条件。
不是说让你起狼烟拍视频,你要是起狼烟拍视频那多半是要蹲牢房的。
彭一走过来搭上话:“邹哥意思你还不明白吗?就是说户外博主这一行不是谁都可以搞的, 你没点经验和本事只是一味的冲,说不准哪天你就在拍摄某个视频的时候结束了。
” 彭二扣了扣脑壳:“那还有什么类似狼烟这种保命的知识点呢?” 我面对几个活宝长长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首先你肯定得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吧,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里,对不? 如果连自己在哪儿什么样的环境都不知道,如何预判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和提防这种环境里特有的蛇虫鼠蚁呢? 那还怎么去拍摄视频并且保证自己的安全呢? 所以而且掌握地质和生物知识也能帮我们在很多突发情况里冷静思考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拿这山体来说,通过观察岩石的分布,就能推测出这座山有没有洞穴。
这判断山里有没有洞穴,其中一种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看山体所在区域的地貌特征, 喀斯特地貌就很典型,你们应该也听过这个名词。
像咱们现在在的这座山,从周围的环境和岩石状况来看,有一定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所以存在洞穴的可能性不小。
” “啊?邹哥我们没有听过这个词,网上刷视频根本就没有人说这些。
直接就在洞里了或者路途中说一些有的没的。
”华丽男回答道 “喀斯特地貌,简单来说,就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侵蚀等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
”我放慢脚步,边走边说。
彭一来了兴致,连忙追问道:“那怎么判定这山就是喀斯特地貌,而且有洞穴呢?” “你们看这周围。
”我指着路边裸露的岩石和一些坑洼的地面,“喀斯特地貌有很明显的的特征。
比如,地面上常常会出现溶沟、石芽,就像这些宽窄不一、深浅不同的沟槽,还有这些像竹笋一样的石头尖。
而且,要是仔细观察岩石,能看到上面有很多被水溶蚀的小孔、凹槽。
” 我蹲下身子,捡起一块带有小孔的石头递给他们:“就像这块石头,这些小孔就是水流长期侵蚀的结果。
另外,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还经常能看到落水洞,也就是地面上突然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洞,水会顺着这些洞流到地下。
如果发现了落水洞,那就说明地下很可能存在洞穴系统了。
” 当然还有通过风水的理论和知识,也是可以做到寻找到这些地方的。
老祖宗看地脉,讲究‘龙、砂、水、穴’四大纲。
就说这‘寻穴’吧,搁在找地下中空世界上,有时候比看卫星地图还灵验。
比如现在瞧着,这山梁走势在风水学里就叫‘来龙’, 从西北乾位蜿蜒至此,突然在半山腰打了个‘过峡’,两边‘砂手’(青龙白虎)环抱,正应了‘玄武垂头、朱雀翔舞’的格局。
这种‘气脉聚结’之处,地下就必有‘藏风聚气’的孔洞。
所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管洞穴叫‘岩穴’或‘石室’,在《水经注》里记过桂林的伏波山溶洞,就是靠‘观水势、察岩层’定的位。
有些脚边不经意出现的‘石花’(指岩石表面的方解石结晶),在风水学说里叫‘天雨花’, 但凡岩壁上生这种‘花’,且‘水痕线’呈‘之’字形攀升。
这底下就必有暗河穿洞,就像人血管,水脉走到哪儿,洞穴就开到哪儿。
如果轻叩一块中空的岩石,回声清越如鼓,老辈人管这叫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外敌,纷纷在边境修筑烽火台,狼烟成为传递军情的重要手段。
秦汉时期,狼烟制度进一步完善,在长城沿线广泛设置烽火台,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报警系统。
那时候,当边防兵发现敌人入侵时,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粪等燃料。
狼粪燃烧时会产生一股浓烟,在远处也能清晰可见。
通过烽火台之间的接力传递,军情能够迅速传递到后方,让军队做好迎敌准备。
所以叫狼烟。
实际上实际上,狼烟是一种浓黑且直上的烟柱。
因为它非常明显,非常引人注目所以在无信号状态下,升起狼烟也是非常好的求救信号之一。
” 彭三点点头:“原来如此,长见识了,那邹哥我们怎么升狼烟呢?也找不到狼粪啊” 我从背包侧袋摸出防水火柴晃了晃:“没狼粪,但是我们可以玩现代的改良版狼烟! 狼烟的核心不是狼粪,而是让烟够浓够显眼。
可以找潮湿的树叶、枯树皮堆成金字塔形,顶上搁点松针或树脂,点火时往上泼水, 水汽一激烟就会咕嘟咕嘟往上窜。
如果还能碰巧捡到塑料瓶或橡胶制品,(也可以烧类似材料的装备,生命第一别的都可以买回来。
) 用刀子撕成条扔火里,那烟能黑得方圆十里都能看见。
” 我蹲下身,用登山杖在地上画着圈,严肃的说道:“但你们一定要记着三个铁律第一,找开阔地,别在密林里点火,咱是求救不是来给山火当内应。
第二,火要摆成三角形,国际通用求救信号,跟你打游戏发信号弹是一个道理。
第三,烧一会儿要停一会儿,省得人家以为咱在搞野外烧烤派对。
” 我突然瞥见彭二正往背包里塞枯树枝,笑着踢了踢他的登山包:“搞什么呢?这林子里还能缺材料不成?” 彭三眼睛一亮:“哇,还有这种操作第一次知道! 不过你刚才还说,如果是已经遇到生命受到自然威胁的状态,打电话其实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这是因为啥? 为啥说狼烟比打电话还管用呢? 如果电话打的出去,别人不就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了吗,不就可以更好的开展救援了嘛。
” 我点点头,也认可对方说的,但还是解释道:“人往往只有威胁到自身利益才会着急。
就算你有网络,打电话叫人来帮忙,等对方赶到也需要时间。
你和他非亲非故,你敢赌对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嘛? 他一会先上个厕所,再慢悠悠的过来也不是不可能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的慢对他又没啥影响,这个月工资也不会少一分对吧。
反正出事的又不是他哪个熟人,死活有啥重要的?” 说到这顿了顿,思绪了一阵什么可以说,什么说了不太好,继续说道:“但在山里放狼烟可不一样。
一旦起了烟,周边负责山林管理的人看到这么大烟,心里肯定慌,森林火灾都是责任到人可不是小问题。
要是没及时处理,那可是要掉乌纱帽的被问责的。
所以他们肯定会最快速度赶过来。
这样获救的几率不就更大了。
” 听完我关于狼烟的解释,彭三点点头仿佛在消化什么。
似乎想到了什么,紧接着又追问道:“邹哥那做户外视频还需要啥知识呀?我看的那些女主播天天就穿个黑丝扭两下就好了。
” 我无语的喝了口水,这思维跳跃的,但收了钱财替人办事,还是很耐心的说道:“我刚才说的那些事,意思是做户外赛道是需要有知识储备的。
这是为了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条件。
不是说让你起狼烟拍视频,你要是起狼烟拍视频那多半是要蹲牢房的。
彭一走过来搭上话:“邹哥意思你还不明白吗?就是说户外博主这一行不是谁都可以搞的, 你没点经验和本事只是一味的冲,说不准哪天你就在拍摄某个视频的时候结束了。
” 彭二扣了扣脑壳:“那还有什么类似狼烟这种保命的知识点呢?” 我面对几个活宝长长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首先你肯定得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吧,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里,对不? 如果连自己在哪儿什么样的环境都不知道,如何预判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和提防这种环境里特有的蛇虫鼠蚁呢? 那还怎么去拍摄视频并且保证自己的安全呢? 所以而且掌握地质和生物知识也能帮我们在很多突发情况里冷静思考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拿这山体来说,通过观察岩石的分布,就能推测出这座山有没有洞穴。
这判断山里有没有洞穴,其中一种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看山体所在区域的地貌特征, 喀斯特地貌就很典型,你们应该也听过这个名词。
像咱们现在在的这座山,从周围的环境和岩石状况来看,有一定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所以存在洞穴的可能性不小。
” “啊?邹哥我们没有听过这个词,网上刷视频根本就没有人说这些。
直接就在洞里了或者路途中说一些有的没的。
”华丽男回答道 “喀斯特地貌,简单来说,就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侵蚀等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
”我放慢脚步,边走边说。
彭一来了兴致,连忙追问道:“那怎么判定这山就是喀斯特地貌,而且有洞穴呢?” “你们看这周围。
”我指着路边裸露的岩石和一些坑洼的地面,“喀斯特地貌有很明显的的特征。
比如,地面上常常会出现溶沟、石芽,就像这些宽窄不一、深浅不同的沟槽,还有这些像竹笋一样的石头尖。
而且,要是仔细观察岩石,能看到上面有很多被水溶蚀的小孔、凹槽。
” 我蹲下身子,捡起一块带有小孔的石头递给他们:“就像这块石头,这些小孔就是水流长期侵蚀的结果。
另外,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还经常能看到落水洞,也就是地面上突然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洞,水会顺着这些洞流到地下。
如果发现了落水洞,那就说明地下很可能存在洞穴系统了。
” 当然还有通过风水的理论和知识,也是可以做到寻找到这些地方的。
老祖宗看地脉,讲究‘龙、砂、水、穴’四大纲。
就说这‘寻穴’吧,搁在找地下中空世界上,有时候比看卫星地图还灵验。
比如现在瞧着,这山梁走势在风水学里就叫‘来龙’, 从西北乾位蜿蜒至此,突然在半山腰打了个‘过峡’,两边‘砂手’(青龙白虎)环抱,正应了‘玄武垂头、朱雀翔舞’的格局。
这种‘气脉聚结’之处,地下就必有‘藏风聚气’的孔洞。
所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管洞穴叫‘岩穴’或‘石室’,在《水经注》里记过桂林的伏波山溶洞,就是靠‘观水势、察岩层’定的位。
有些脚边不经意出现的‘石花’(指岩石表面的方解石结晶),在风水学说里叫‘天雨花’, 但凡岩壁上生这种‘花’,且‘水痕线’呈‘之’字形攀升。
这底下就必有暗河穿洞,就像人血管,水脉走到哪儿,洞穴就开到哪儿。
如果轻叩一块中空的岩石,回声清越如鼓,老辈人管这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