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子业荒唐帝王
关灯
小
中
大
一、15岁登基:熊孩子拿到了“毁灭世界”的剧本
公元464年二月,刘宋王朝的建康城(今南京)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里。
刚满15岁的刘子业穿着孝服,站在老爹刘骏的灵前,脸上没几滴眼泪,心里可能还在琢磨:“这下没人管我了,可劲儿造吧!” 这哥们登基的剧情,比电视剧还狗血。
刘义隆被儿子刘劭(shào)砍死,他又跟着父亲刘骏(刘义隆三子)起兵,把刘劭剁了,这才坐上龙椅。
按说经历了这么多宫斗血案,怎么也该成熟点吧?不,刘子业偏不——他把“熊孩子”三个字诠释到了极致,而且是加了“帝王权力”外挂的熊孩子。
登基当天,大臣们按规矩劝他“以孝治国,勤政爱民”,他听得直打哈欠,最后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知道了,别耽误我玩!”(《宋书·前废帝纪》载:“帝少好讲武,及即位,置左右长史,领营兵,政无大小,悉决于厮竖。
”)翻译成白话就是:这小子从小就爱瞎折腾,当了皇帝后,把大事小事都交给身边的奴才,自己只管玩。
二、“猪王”惊魂:叔叔们的“猪圈求生记” 刘子业最看不顺眼的,是他那几个叔叔。
尤其是湘东王刘彧(yù)、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个个长得脑满肠肥,他看着就来气,给每人起了外号:刘彧叫“猪王”,刘休仁叫“杀王”,刘休佑叫“贼王”。
有次,他让人在宫里挖了个大猪圈,灌满泥水,把刘彧扒光了扔进去,旁边放着木槽,里面装满猪食。
刘子业拍着手笑:“快看,这头猪多肥!”还真让刘彧像猪一样趴在地上吃槽里的食(《南史·宋本纪》载:“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和之,持以饲彧,令踞地食之,用之为欢笑。
”)。
刘彧饿极了,真就吃了,吃得眼泪鼻涕一起流,刘子业笑得更欢了。
更狠的还在后面。
刘子业觉得“猪王”太胖,想杀了吃,他让人把刘彧绑起来,说:“今天杀猪!”刘休仁赶紧打圆场,趴在地上磕头:“陛下,这头猪现在还不够肥,等您生日那天杀了,做‘全猪宴’多好?”刘子业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才放了刘彧一马。
刘彧捡回一条命,却吓得夜夜做噩梦,天天盼着刘子业早点死。
后来他偷偷买通了刘子业身边的侍卫,找机会报仇——这都是后话了,先说说刘子业那些更离谱的操作。
三、太庙“骂街”:祖宗画像被“涂鸦” 刘子业对老爹刘义隆都没啥感情,更别说祖宗了。
有次他闲着没事,跑到太庙(皇帝家的祠堂)参观,指着墙上的画像骂街: “
刚满15岁的刘子业穿着孝服,站在老爹刘骏的灵前,脸上没几滴眼泪,心里可能还在琢磨:“这下没人管我了,可劲儿造吧!” 这哥们登基的剧情,比电视剧还狗血。
刘义隆被儿子刘劭(shào)砍死,他又跟着父亲刘骏(刘义隆三子)起兵,把刘劭剁了,这才坐上龙椅。
按说经历了这么多宫斗血案,怎么也该成熟点吧?不,刘子业偏不——他把“熊孩子”三个字诠释到了极致,而且是加了“帝王权力”外挂的熊孩子。
登基当天,大臣们按规矩劝他“以孝治国,勤政爱民”,他听得直打哈欠,最后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知道了,别耽误我玩!”(《宋书·前废帝纪》载:“帝少好讲武,及即位,置左右长史,领营兵,政无大小,悉决于厮竖。
”)翻译成白话就是:这小子从小就爱瞎折腾,当了皇帝后,把大事小事都交给身边的奴才,自己只管玩。
二、“猪王”惊魂:叔叔们的“猪圈求生记” 刘子业最看不顺眼的,是他那几个叔叔。
尤其是湘东王刘彧(yù)、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个个长得脑满肠肥,他看着就来气,给每人起了外号:刘彧叫“猪王”,刘休仁叫“杀王”,刘休佑叫“贼王”。
有次,他让人在宫里挖了个大猪圈,灌满泥水,把刘彧扒光了扔进去,旁边放着木槽,里面装满猪食。
刘子业拍着手笑:“快看,这头猪多肥!”还真让刘彧像猪一样趴在地上吃槽里的食(《南史·宋本纪》载:“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和之,持以饲彧,令踞地食之,用之为欢笑。
”)。
刘彧饿极了,真就吃了,吃得眼泪鼻涕一起流,刘子业笑得更欢了。
更狠的还在后面。
刘子业觉得“猪王”太胖,想杀了吃,他让人把刘彧绑起来,说:“今天杀猪!”刘休仁赶紧打圆场,趴在地上磕头:“陛下,这头猪现在还不够肥,等您生日那天杀了,做‘全猪宴’多好?”刘子业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才放了刘彧一马。
刘彧捡回一条命,却吓得夜夜做噩梦,天天盼着刘子业早点死。
后来他偷偷买通了刘子业身边的侍卫,找机会报仇——这都是后话了,先说说刘子业那些更离谱的操作。
三、太庙“骂街”:祖宗画像被“涂鸦” 刘子业对老爹刘义隆都没啥感情,更别说祖宗了。
有次他闲着没事,跑到太庙(皇帝家的祠堂)参观,指着墙上的画像骂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