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比烂的夺嫡之争
关灯
小
中
大
其实不止是十三皇子。
目前众多皇子,尤其是呼声最高的那几个皇权继承者,都和诸子百家等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皇子不敢结交朝臣,但结交民间的学者却完全没问题。
一方面,有了这些学派学者的支持,能让他们的名声更响亮,获得更多的资源加持,从而在夺嫡之路上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如果某位皇子今后真能继承皇位,那么总需要一些心腹嫡系。
这时候,与皇子关系甚密的学派,就成了现成的人才库! 反过来,这个学派也能因为皇子变皇帝,获得丰厚的政治回报! 听到这,陈廉大约是懂了。
其实就是各学派的押注行为。
大家各取所需,互利互助。
“儒家在文韬学问上,本就有优势,因此殿下有闫老先生的支持,智囊团中人才济济,今夜的诗会可谓志在必得。
”邬有道苦笑道:“只是,问题还是我们能否破解圣上递出的条子,否则再有学问,也是无从下手。
” 姜世生随口嘟哝道:“说得不好听,哪怕输了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诗会谁夺魁了,谁就能被立为储君了。
” “是这样没错,但你怎么能确定,圣上是不是想挑一个志同道合的皇子继承大统呢?”邬有道问道。
姜世生想了想,道:“有道理哦。
” “而且自从当年东北易帜后,朝堂的局面一直很混乱。
”邬有道迟疑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了:“你们可知道,这些年有多少将军文臣被圣上赐死?” 陈廉摇头表示不知道。
姜世生略知道:“好像有十几个吧?” “不错,明面上是赐死了十几个,背地里暴毙的还有十几个。
”邬有道沉声道:“至于死因,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自然不用说了。
摆明了都是皇帝泄愤的炮灰。
那些死掉的朝臣,应该都是东北易帜的相关责任人,或者间接责任人。
“死了这么多的肱股之臣,
目前众多皇子,尤其是呼声最高的那几个皇权继承者,都和诸子百家等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皇子不敢结交朝臣,但结交民间的学者却完全没问题。
一方面,有了这些学派学者的支持,能让他们的名声更响亮,获得更多的资源加持,从而在夺嫡之路上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如果某位皇子今后真能继承皇位,那么总需要一些心腹嫡系。
这时候,与皇子关系甚密的学派,就成了现成的人才库! 反过来,这个学派也能因为皇子变皇帝,获得丰厚的政治回报! 听到这,陈廉大约是懂了。
其实就是各学派的押注行为。
大家各取所需,互利互助。
“儒家在文韬学问上,本就有优势,因此殿下有闫老先生的支持,智囊团中人才济济,今夜的诗会可谓志在必得。
”邬有道苦笑道:“只是,问题还是我们能否破解圣上递出的条子,否则再有学问,也是无从下手。
” 姜世生随口嘟哝道:“说得不好听,哪怕输了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诗会谁夺魁了,谁就能被立为储君了。
” “是这样没错,但你怎么能确定,圣上是不是想挑一个志同道合的皇子继承大统呢?”邬有道问道。
姜世生想了想,道:“有道理哦。
” “而且自从当年东北易帜后,朝堂的局面一直很混乱。
”邬有道迟疑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了:“你们可知道,这些年有多少将军文臣被圣上赐死?” 陈廉摇头表示不知道。
姜世生略知道:“好像有十几个吧?” “不错,明面上是赐死了十几个,背地里暴毙的还有十几个。
”邬有道沉声道:“至于死因,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自然不用说了。
摆明了都是皇帝泄愤的炮灰。
那些死掉的朝臣,应该都是东北易帜的相关责任人,或者间接责任人。
“死了这么多的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