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春满南山启鹏程

关灯
    专注道:“密度提高15%,用三维正交。

     先驱体加0.5-1%改性硅烷提升交联度。

    数据发我。

    ”兄弟(堂兄弟)间的专业讨论,带着家族传承的使命感。

     李小云细心照料着承功和承志。

    橙渝和肖瑾这对姑侄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医学院的课业。

     飞机平稳降落在渝州江北机场。

     扑面而来的山城空气,带着熟悉的腊肉、花椒、硝烟混合的年味。

     南山垭口新修的台地新房,早已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大红灯笼,崭新的春联,还有院子里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肖家老亲故旧和乡邻。

     “征哥!镇娃子!回来啦!” “哎呀,曙娃子都要当爹了!” “勋娃子!出息喽!” “渝妹子越发标致了!” 热情洋溢、带着浓重乡音的问候和结实有力的拥抱,瞬间将肖镇淹没。

     他看着有些拄着拐杖站在屋堂屋门口、笑容欣慰的乡亲们,看着叔叔肖征与老兄弟们激动寒暄的侧影,一股滚烫的热流涌上心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母早逝的孤寂,在这一刻被浓烈的亲情和乡情填满。

     这里,南山垭口,是他真正的根,是叔叔肖征为他守护住的家。

     丰盛的年夜饭在堂屋的三张大圆桌上热气腾腾地摆开。

     地道的渝州风味:红油翻滚的水煮鱼,红亮诱人的红烧肉,焦香扑鼻的辣子鸡,晶莹的香肠腊肉……琳琅满目。

     肖征作为肖家的顶梁柱、长房长辈,率先站起身,端起粗瓷酒碗,声音洪亮而饱含深情:“各位长辈!亲人!乡里乡亲们!今天,咱肖家老老少少,能在南山垭口的老屋里团团圆圆过个年,不容易! 这第一碗酒,”他声音微微发颤,目光扫过肖镇,“敬为国捐躯的政堂大哥!敬云淑大嫂!敬所有牺牲的先烈!没有他们的血,换不来咱今天的太平!” 他仰头,将酒洒在地上少许,然后自己猛喝一大口。

     堂屋内瞬间安静,弥漫着肃穆与追思。

     肖镇眼圈微红,跟着叔叔,将杯中酒虔诚地洒地祭奠父母英灵。

     肖征抹了把脸,声音重新激昂起来:“这第二碗酒,敬这来之不易的太平年景! 敬咱肖家子孙争气!敬咱南山垭口的乡亲父老! 大家伙儿,平安!团圆!新年更上一层楼!”众人齐声响应,气氛重新热烈。

     肖镇站起身,端着酒杯(米酒),面向肖征和王月,深深鞠躬:“幺爸幺妈!没有当年在战火里把我找回来,把我当亲儿子一样拉扯大、教导我,就没有我肖镇的今天! 这份恩情,侄儿一辈子记在心里!这杯酒,敬您二老!祝二老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他又转向满堂亲人和乡亲:“感谢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乡亲们一直以来的帮衬和挂念! 根在南山垭口,心就永远踏实!大家吃好喝好,万事如意!” 话语朴实,字字发自肺腑。

    觥筹交错,亲情在酒菜香气中流淌升华。

     院子里,承功、承志揣着压岁红包疯跑放鞭炮。

     橙渝、肖瑾被婶娘们围着问学业、问对象。

     承勋则被叔伯们拍着肩膀追问:“勋娃子,你那啥子基金是不是放印子钱?一年挣几个万元户?”承勋腼腆解释,引来阵阵善意的哄笑和赞叹。

     大年初一清晨,薄雾笼罩山垭。

    肖镇在堂屋门口遇见练太极的肖征。

     “爷,早。

    ” “镇娃子,又要去忙了?”老人收势,眼神关切。

     “嗯,‘白市驿项目’那边有急事。

    秦明等着呢。

    ”肖镇语气坚决。

     “去吧,国事重。

    家里有你叔你婶,放心。

    ”老人眼中是理解与骄傲。

     门外,“小蜜蜂”直升机旋翼轰鸣。

    秦明已等候在旁:“主任,风洞数据异常,颂总工急等。

    ” “走!”肖镇大步登机。

    直升机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