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思义吟

关灯
    这两个人跑到庙里打秋风,结果一点好处也没捞到,气呼呼的就走了。

     我也很生气,对师父说:“他们也太欺负人了,庙里的香客都是冲着师父来的,跟他们有啥关系?这些见利忘义的小人!” 师父倒还好,笑呵呵地跟我说:“我早就说过,咱们应该低调,不然就容易惹来麻烦。

    你瞧瞧,现在麻烦就来啦。

    ” 我自责道:“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如果我不多管闲事,就不会惹这些麻烦。

    ” 师父摆摆手,叹息道:“不怪你,正所谓小人固无知,唯以利为视。

    君子固不欺,见得还思义。

    思义不愿死,见利或忘生。

    二者之所起,平之与不平。

    ” 师父所说的几句话,是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名为《思义吟》。

     邵雍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去世后宋哲宗赐谥号“康节”。

     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相传《梅花易数》就是邵雍先生所着。

     这首诗的意思,说的是:小人本就无知,他们眼里只有利益。

    君子却坚守诚信,看到利益时,会先思考是否合乎道义。

     在思考道义时,君子不愿轻易牺牲。

    但在面对利益时,小人却可能忘乎所以,甚至不顾生命。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源于他们内心的公平与不公平。

     只不过,当时这些话我还听不太懂,有些懊悔地说:“可是咱们庙里压根就没有那么多钱,拿不出给他们的保护费,如果再断了香火,日子怎么过啊……” 师父敲了敲桌子:“怕什么,先前咱们还存了一些粮,饿不死。

    至于那些来敲竹杠的,一个子也休想拿到!” 师父的脾气一向很倔强,转过天他就贴出公告,说庙里修缮期间,暂停对外开放,任何人一律不接待。

     这让很多人都懵了,因为先前修庙的时候,也都一直对外开放。

     所以一时间议论纷纷,过了几天镇上就有领导来了,问师父到底是怎么回事。

     领导来了,总是要见面的,师父就实话实说,把有人来敲竹杠的事情说了出来。

     但领导也没说啥,只是安慰师父,说三圣庙以前确实是归村上的,所以也不好过多干涉,但师父在这里好几年了,庙也维护的不错,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这些话就等于是和稀泥,说来说去,也只能调解。

     不过毕竟领导出面了,钟腾青也就坡下驴松了口,说是暂时先不要钱了,等以后再说。

     这也属于是,他给自己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