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关灯
    的议论日益高涨起来。

     去年,御史中丞姚谓告老还乡,临退前向皇帝举荐了姚嫣的父亲,琅琊太守姚征。

     没想到,皇帝竟恩眷大开,诏姚征入京做了尚书。

     此事在颍川热议一时,人人都叹,姚氏到底并非只有姚陵。

     任命父亲为尚书的诏令到达时,正是临近年节之际,姚氏族人都回到颍川齐聚。

    她家日日都坐满了登门道贺的亲眷。

     除夕家宴上,父亲携他们一家向祖母拜礼时,祖母特地让他们上前,问过姚征夫妇一些话,又笑盈盈地拉过姚嫣和兄长,将他们仔细地看。

    那时,姚嫣第一次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却一点也不害怕。

    她望着祖母,唇边绽放的笑意甜美而矜持,安然接受着周围赞叹、羡慕或妒忌的目光。

     问到姚嫣年纪时,祖母像想起什么,突然道:“馥之如今也该十七了吧?” 那一瞬,姚嫣感到旁边的议论声一下低了许多。

     “正是。

    馥之只大阿嫣三日呢。

    ”旁边一位婶婆笑着答道。

     “哦!”祖母点头。

     “祖母,阿嫣四月出生,尚未满十七。

    ”姚嫣没有理会旁人的心思,面上笑意更浓,声声婉转。

     或许如果大伯尚在,姚谓向皇帝举荐的便不会是姚征,姚嫣也不会来到京城。

    可毕竟就像母亲说的那样,世事总是难料。

     姚陵名声卓著,其光芒足以掩盖众多兄弟,连同他的女儿也备受祖母爱护。

    但如今,姚陵早已不在,四叔姚虔据说染了疾,姚馥之留在太行山中照顾他,年节也不回来。

    当此之际,姚嫣一家却站在了姚氏最光亮的地方,她也在不会是幼时那个总被人期望“要像馥之姊”的小童了。

     “说到馥之姊,许久未见她,如今可是嫁人了?”李琼将博山炉放下,向姚嫣问道。

     姚嫣摇头:“未曾。

    ” 李氏姊妹一讶:“为何?” “我也不甚清楚。

    ”姚嫣将镜台打开,随手拨弄拨弄匣中的珠玉,微笑道:“听说她似是要清修,暂不论嫁呢。

    ” 李珠与妹妹相觑一眼,点头:“如此。

    ”说着,掩口笑笑:“不说她。

    我和琼及笄时可都定亲了,却不知阿嫣定了谁人?” 姚嫣脸上一红,片刻,弯弯嘴角:“我也未曾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