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县供销社主任,沈立鹤

关灯
    林斌闻言点了点头道:“道理我明白,不就是价格要便宜,鱼的质量要好吗?” “这都是不是事。

    ” 章怀远闻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林老弟,要么说你还年轻,有些人情世故,不是很懂。

    ” “物美价廉很重要,但人情往来也很重要。

    ” 此话一出,林斌顿时笑了出来。

     “章队长,我不是不懂人情世故,是在这件事上,压根用不上。

    ” “换句话说,咱俩签承包合同的时候,你在乎我有没有人情往来吗?” 章怀远神色一顿,连忙摆了摆手道:“不是一码事。

    ” “你帮渔业大队和我渡过了难关,我拿你当兄弟,还要什么人情往来?” “那不显得生分了吗?” “可这次,你是有求人家,想让人家跟你合作,从人家手里赚钱,肯定得给点好处。

    ” “做生意不就是这样吗?” 林斌点了点头:“这道理我明白,但你有没有想过,我这次找沈主任合作,也是为了帮他一把呢?” “章队长,别以为就你们渔业大队困难。

    ” “县供销社,资金链虽然没断,但日子也不好过。

    ” 章怀远眉头皱了起来:“难不成,这个老沈,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怕被领导批评,出了事不敢往上报?” 林斌耸了耸肩,却没有说话。

     往年,改革开放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整个县的所有物资,全由县供销社统一调动和分配。

     职权非常大,还是肥差。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国家要开始拥抱市场经济,政策有意放宽对“投机倒把”的定义。

     个体商户开始出现,但这个时候,县供销社的职权依旧很大,主流还是统购统销的形式。

     这些个体商户和私营公司,接着政策的红利,想要跟县供销社合作,肯定要拿出点“诚意”才行。

     可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开始逐渐发力。

     国家的政策,也在积极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中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取消永安县鱼产品的统购统销。

     所以章怀远第一个遭了殃。

     第二个遭殃的,就是县供销社。

     各个涉及鱼产品的公司和批发部,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往外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