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法初领悟,“逍遥”意自生

关灯
    自然而然地向前“滚”动过去。

     这一步迈出,感觉异常地稳当和轻巧!完全没有平时走路时那种脚后跟先着地、身体微微顿一下的感觉。

     “哈!好玩!”小六子乐了。

    他又看向那道最吸引他的、如同闪电般的锐利折线!那转折突兀,充满力量感! “这个…唰!一下?”他学着那道折线的走势,猛地一扭腰,身体想做出一个急速的变向动作。

     “哎哟!”结果乐极生悲!动作是够猛够快了,但完全没掌握好重心和协调性,脚下被一块小石子一绊,整个人顿时失去了平衡,像个笨拙的陀螺一样,原地晃了两圈,然后“噗通”一声,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屁股墩儿! “哎呦喂!我的老腰!”小六子疼得龇牙咧嘴,揉着摔痛的屁股蛋子,小脸皱成了一团。

    不远处正在岩石缝里掏松子的“大尾巴”被这动静吓了一跳,抱着松子,瞪圆了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这个突然发疯又把自己摔了的奇怪两脚兽,小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丝丝…鄙夷?似乎在说:这傻子又干嘛呢? 小六子被松鼠那眼神看得有点恼羞成怒,对着“大尾巴”做了个鬼脸:“看什么看!小爷我这是在…在练功!懂不懂?高深着呢!” 嘴上硬气,心里却有点犯嘀咕:“看来光快不行啊…还得…还得像那个圈圈那样…圆润点?或者像那弧线…顺溜点?”他揉着屁股,爬起来,不敢再贸然模仿那闪电折线了,目光又回到了那道圆润转折的弧线和那几个圈圈上。

     他小心翼翼地重新尝试。

    这次,他不再追求突兀的变向,而是想象着那道弧线的轨迹。

    他慢悠悠地迈开步子,脚掌贴着地面,带着一种类似“趟水”的感觉,重心随着步伐柔和地转移。

    走到崖边一块半人高的岩石旁,他并没有停下或笨拙地绕开,而是身体极其自然地一侧、一旋,肩膀几乎贴着岩石表面滑了过去,动作圆滑流畅,行云流水,仿佛那岩石是水中的漩涡,而他只是一条灵活的小鱼,轻巧地就“流”到了岩石的另一侧。

     “成了!”小六子心头一喜。

    他又试着模仿那几个圈圈滚动的感觉,在崖顶一小片相对平坦的空地上,脚步带着一种奇特的、向内收拢又向外扩散的微小弧线走动起来。

    一开始还有点生涩,但走着走着,身体似乎找到了某种韵律,脚步越来越轻快,身体的重心也像水银一样,在每一次迈步间圆润地转移、流动,没有丝毫停滞感。

    他感觉自己简直像在飘! “这感觉…太舒坦了!”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可比枯燥的打坐练气、扎马步有趣多了!完全是随心所欲,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甚至开始“研发”起了新姿势。

    他又躺回大青石上,这次是故意找不舒服的位置。

    被一小块凸起硌到后背?好!他不再扭动身体去硬顶,而是像条晒太阳的蛇,后背的肌肉极其细微地放松、调整,顺着那凸起的形状,让身体凹陷处自然地“嵌”进去一点,或者让凸起“滑”到身体不那么敏感的位置。

    几个呼吸间,那点小小的不适感就神奇地消失了,身体重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如同陷入棉花堆的舒适点。

     “妙啊!”小六子舒服地叹了口气,感觉自己简直是个天才! 他又瞄见了石刻右下角那道细密的、如同水波或雾气般缭绕的刻痕。

    他躺在青石上,试着像一缕烟那样,极其轻微地晃动自己的手臂、肩膀,甚至是脚趾头。

    动作幅度小到几乎看不见,但身体内部却有种奇异的“松”和“散”的感觉,仿佛每个关节都松开了,骨头缝里都在透气。

    一阵微风吹过,他竟然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也随着风的气息,在极其细微地荡漾、起伏。

     “嘿嘿,躺着也能动!”小六子得意极了。

    他给这些躺着、歪着、靠着就能化解不适、调整姿势的动作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逍遥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名字一冒出来,他自己都觉得贴切无比!不用费劲巴拉地站桩,不用汗流浃背地练拳脚,就这么舒舒服服躺着、歪着、靠着,动动这里,松松那里,就能让身体像没有骨头一样,自动找到最安逸、最不费力的状态,化解掉所有硌着、顶着、吹着的不舒服,这不是“逍遥”是什么? “大尾巴”松鼠终于掏完了松子,抱着它的大尾巴,轻盈地跳回大青石上,习惯性地想找个舒服的角落蜷起来。

    它看到小六子躺在那里,一会儿像虫子似的微微拱一下背,一会儿又像水草似的晃晃肩膀,嘴里还念念有词“逍遥躺…嗯…这招叫‘懒猫翻身’…这招叫‘水蛇过石’…这招就叫…‘风吹杨柳’吧!虽然柳条站着,小爷我躺着,但意思差不多嘛…”,眼神里的鄙夷简直要溢出来了。

    它甩了甩蓬松的大尾巴,果断地选择了离这个发神经的两脚兽最远的石角,屁股对着他,蜷缩起来,用尾巴盖住脑袋,眼不见为净。

     小六子才不在乎松鼠的鄙视呢。

    他正沉浸在“创造”的快乐里,玩得不亦乐乎。

    他甚至开始“改良”他的“逍遥躺”。

     比如,一阵稍强的风吹来,带着寒意。

    按照“逍遥躺”的精髓,他应该像那水波纹一样,身体随风势自然起伏卸力。

    但光卸力还不够啊,还是冷!他眼珠子一转,看着旁边被他蹭下来的、厚厚的一层苔藓。

    他伸脚一勾,把一大块苔藓扒拉过来,然后身体像虫子似的蠕动着,极其顺溜地就把那厚厚的、带着点湿气和弹性的苔藓“拱”到了自己身侧,正好挡住了风吹来的方向。

     “哈!此乃‘逍遥躺’之‘借物挡风’式!”他得意地宣布,顺便还把一小块苔藓“拱”到了脖子下面当临时枕头,软乎乎的还挺舒服。

    “嗯,这招实用!记下来记下来!” 他又看到“大尾巴”那蓬松温暖的大尾巴,心里痒痒的。

    要是能“借”来盖盖脚…念头刚起,身体就下意识地模仿起石刻上那几道代表“缠绕”或“吸引”的细密线条,极其轻微地朝着松鼠的方向“蛄蛹”了一下,手也看似随意地朝那个方向摊开。

     可惜,“大尾巴”的警惕性太高,小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