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墨渍惊魂

关灯
    咸丰八年冬,鄱阳湖水泛着铁灰色的寒光。

    湘军大营牛皮大帐内,曾国藩悬腕临摹《瘗鹤铭》的手忽然一颤。

     墨汁滴在"戒急用忍"的"忍"字上,浓黑墨渍沿着宣纸纹路晕染开来,恰似三河镇方向腾起的狼烟。

     "大帅!"亲兵统领张运兰撞开帐帘,甲胄冰棱簌簌而落,"庐州八百里加急!" 砚台被疾走的袍角带翻,徽墨泼在青砖地面凝成狰狞的蛛网。

     曾国藩顾不得官靴浸染,接过信笺的手指在蜡封处打滑。

    十月廿七,李续宾部七千人被困三河镇——这正是他半月前收到最后一封捷报的日子。

     帐外传来战马嘶鸣,曾国藩蓦地想起月前巡视吉字营的情形,李续宾将新铸的劈山炮尽数拨给曾国荃,斑白胡须上还沾着皖北的黄尘:"涤帅在江西如履薄冰,九帅当率精锐火速驰援。

    " 此刻北风裹着雪粒扑进帐内。

    曾国藩望向舆图上标注的舒城方位,喉间泛起血腥气。

     当年长沙练兵,李续宾带着一千零八拾乡勇来投,曾指着湘江起誓:"续宾此生,定要踏平金陵城头逆旗。

    " 铜壶滴漏声忽被帐外喧哗打断,六品主事王柏心踉跄闯入,怀中战报浸着暗红血渍。

     展开的羊皮纸上,陈玉成用朱砂画了只振翅血蝠,下方小楷如刀:"伪英王谕:湘寇七千,俱葬三河。

    " 雪粒扑打着牛皮大帐,火盆里的银骨炭早已熄灭。

    曾国藩抓起那方"涤生"私印砸向地面,和田玉碎成三瓣时,帐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兄长!"曾国荃裹着满身霜雪冲进来,玄色大氅下露出半截染血的绷带。

    曾国荃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跪地时佩剑撞在砖石上,清越声响惊醒了角落的铜壶滴漏。

     曾国藩瞳孔骤缩。

    那道横贯左臂的剑伤,是半月前吉字营驰援途中遭遇翼王轻骑所留。

     彼时军医剜去腐肉时,幼弟咬碎了三根柳木却未吭一声。

    若没有李续宾坚持调兵,此刻躺在皖北冻土下的就该是... "七千湘中子弟啊!"曾国藩喉头滚动,羊皮纸在掌中碎成雪片。

     他突然抄起茶盏砸向立柱,天青釉在朱漆木上绽开冰纹,像极了舒城地图上交错的血色河网。

     碎瓷飞溅中,曾国荃望见案头摆着半块硬如石头的麦饼——那是李续宾上月托粮道捎来的。

     出征前夜,那位总把战功让给下属的悍将,曾就着冷水啃同样的麦饼笑道:"待破了安庆城,九老弟可得请老夫喝衡州老窖。

    " 帐外北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