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京城

关灯
    益,推行必遇阻力。

    你有何良策?" 林乔早有准备:"回大人,下官建议先选一段试点,比如扬州至淮安段。

    见效后再逐步推广,同时请御史台派员监督,以杜流弊。

    " "善!"赵尚书拍案,"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试点。

    若成功,本官保举你晋升员外郎!" 这个承诺非同小可。

    员外郎是从五品,若能晋升,意味着林乔正式迈入高级官员行列。

    更重要的是,他将有机会参与更核心的国策制定。

     试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林乔白天在户部处理文书,晚上则研读历年漕运档案,常常熬到深夜。

    小树很懂事,不仅自己完成功课,还学着照顾父亲的起居,端茶倒水,像个小小管家。

     一个月后,扬州传来好消息:试点段漕粮损耗从原来的一成二降至不足半成!赵尚书大喜,在朝会上特别表彰了林乔的功劳。

    很快,圣旨下:擢升林乔为户部浙江清吏司员外郎,仍兼漕粮改革事。

     升迁速度之快,在京官中实属罕见。

    同僚们表面祝贺,暗地里却议论纷纷。

    一个没有科举功名的地方官,凭什么青云直上? "林兄,小心郑郎中。

    "一天,王主事悄悄提醒,"他是前任漕运总督的门生,你改革漕运,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林乔心中一凛。

    难怪郑郎中对他总是冷淡疏远,原来有这层关系。

    京城果然步步惊心,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不知哪路神仙。

     升任员外郎后,林乔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大大扩展。

    浙江清吏司负责一省的赋税、钱粮等事务,需要处理大量奏章和报表。

    凭借007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他很快发现了几处长期被忽视的税收漏洞,并提出改进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夜里,林乔正在审阅浙江各府县的夏税收缴情况,突然发现一个异常:"007,分析杭州府近年赋税数据。

    " "分析完成:杭州府赋税连续三年递减,幅度分别为5%、7%、9%,但同期商税增长12%、15%、18%。

    疑似存在赋税转移现象。

    " 林乔眼睛一亮。

    这很可能是有官员将本应计入赋税的收入,转移到了商税中,因为后者地方留成比例更高。

    虽然都是朝廷收入,但这种做法扰乱了财政秩序,必须纠正。

     第二天,他将这一发现呈报赵尚书。

    老尚书仔细核查后,勃然大怒:"好个杭州知府,竟敢玩弄此等伎俩!林员外郎,你即刻拟一道札子,严令整改!" 这件事后,赵尚书对林乔更加器重,甚至让他参与全国赋税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意味着林乔的才能和理念将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财政政策。

     然而,随着地位提升,暗中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一天下朝后,林乔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几个蒙面人围住。

    幸亏林松、林柏机警,及时呼救,才吓退了歹徒。

     "大人,这不是普通劫匪。

    "林柏捡起地上掉落的一块腰牌,低声道,"像是某大户人家的..." 林乔接过腰牌,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漕"字。

    他心下了然,这是漕运利益集团给他的警告。

     "不必声张。

    "林乔收起腰牌,"日后出门多留神便是。

    " 这件事让他更加谨慎,但也更加坚定。

    回吏舍后,他特意将小树叫到跟前:"京城不比青山县,人心复杂。

    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学业不可废,品行不可丢。

    " 小树似懂非懂,但郑重地点头:"爹,我记住了。

    " 夜深人静时,林乔独坐书房,望着窗外的明月沉思。

    京城这个大舞台,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

    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初心,同时保护好家人,将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

     桌上摊开的是他正在编写的《农业改良辑要》,旁边放着青山县最新来信:林家一切安好,耕读堂又添了二十名学生,试验田的甘薯丰收在望... 无论走得多远,那里永远是他的根。

    林乔提笔蘸墨,在信纸上写下回信:"诸事安好,勿念。

    京中虽繁华,不及家乡一草一木..." 喜欢快穿局女员工请大家收藏:()快穿局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