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再临桥头乡

关灯
    户。

    ”王二向李逸示意坐在左边那几桌。

     左边那几桌明显与外地客商那几桌不一样,本地人更雀跃,而外地客商显然有些拘束。

     正当李逸想直接喊那名书生,,三楼之上,一个侍女走了出来。

    侍女的容貌也极为秀美,想来那院首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这下倒是把他的好奇心勾出来了。

     前世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网上一刷,全是美女。

    高挑的、丰腴的、清纯可人的、高冷的、瓜子脸的、鹅蛋脸的、穿衣服的,没……咳咳。

    总之他倒是想看看,这位院首到底是有多好看。

     “昨日斗诗会因事暂停,今日重启,还是以明月为题。

    各位公子的诗词均由我家院首评判,一炷香之后开始。

    ” 一炷香之后,本地富户那边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站起来,此时都快十月份,还拿把扇子扇啊扇的。

     “外地人终究是上不得台面,这都一炷香了,你们竟然都没有想出来。

    宋某不才,有诗一首。

    ” 这名书生扫视了一圈,然后看向三楼的侍女。

    大厅内负责记录之人已经提起笔。

     “故人何处话凄凉,月下独酌思无疆。

    愿借明月寄相思,照彻天涯共此时。

    ” “好,好诗。

    ” 这书生说完,本地富户那边爆发出一阵喝彩。

    那书生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这首诗不错,笑着向四方拱手。

     那边负责记录之人正好誊写好,之前三楼的侍女下楼来将纸条拿走。

    大厅里的人眼光就跟着那名侍女,特别是当她敲开三楼的门,将纸条递进去,大家就恨不得视线也跟着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那门关上,大家才不舍的收回视线。

    外地客商那边倒也不急,右前方那名书生此时也站了起来,向四周一拱手,说一声刘某献丑,却是念了一首词。

     “月下清风拂面来,银辉潇洒,碧水潇湘去。

    明月不知离别苦,弧光引向千家户。

    舟上思愁随风荡,此去千山,万里飘摇,欲寄彩笺随流水,月上高楼望故乡。

    ” “好,好词。

    ”这次轮到外地客商们拍手叫好。

    李逸不由得看了一眼那名书生,这书生比前一位有才多了。

     “二郎,这不是昨夜那个。

    哎,二郎,你说这个书生刚才的诗与前一个比怎么样?” “这个是词,套的蝶恋花的词牌。

    ” “词,词牌?什么叫词牌?” 看着王二一脸求知欲,李逸无情的打断。

     “你不用知道,反正知道刚才这个书生作的词比本地的那个好多了就是了。

    ” 或许是验证李逸说的话是对的,之前那名侍女这次却罕见的开口了。

     “这位公子作的一首好词。

    ” 书生听闻,脸上的笑容更甚。

     “多谢姑娘,还请院首评点。

    ” 众人又随着侍女的背影,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三楼。

    不过这一次,本地富商不高兴了,特别是之前的那名公子,在姑娘面前怎么能丢面呢?顿时不忿。

     “这首词是你作的吗?你小小年纪有何忧愁?还此去千山,万里飘摇,我怀疑这首词是这个小子抄的。

    ” 这话引的本地富商的赞同,纷纷开始替自家书生鸣不平,说那位书生的词是抄的。

     读书人在乎的就是名声,你可以说他的词写的不好,但是不能说他的词是抄的,这不是凭空无人清白?于是右边的外地客商与左边的本地客商开始对线,一开始还是个人的人身攻击,然后就成了双方互相问候祖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