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钦天监

关灯
    北京城,沿着正阳门大街,过正阳门,一直往前走便是各部衙门,六部、太医院等都在,其中钦天监也在。

     前朝时期,钦天监还不叫钦天监,名为太史院。

    陈汉初期,改为太史监,后又改为太史院,随后又改为司天监,三年之后改为钦天监,这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

     要说这钦天监,在国朝初立之时颇受重视。

    太史院时期,院正乃是正三品,品级形同六部尚书,此时六部尚书也是正三品。

     没过多久,太史院更名为司天监,监令正四品;再之后改为钦天监,监正正五品。

    也就是说其部门一把手从正三品最后成为正五品官员,虽然只是掉了两个品级,但这是从上三品掉到了中三品啊。

     钦天监内,监正黄凯正在三层露台饮茶,四下无人,显得安静。

    不过,不远处的外城倒是热闹非凡,隐隐约约能够听到喧闹声。

     黄凯今年快六十岁,但是已经历经三帝,妥妥的三朝元老了! 听着城外的喧闹声,刚举起茶杯的黄凯有些恍惚,时光好似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他才进入钦天监不久,此后就被安排去协助修筑外城。

     外城是在先帝登基第三十二年开始修筑,当时修筑外城不仅仅是出于防御外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城人口已经超过了内城人口。

     于是在先帝登基后的第三十一年,一位高姓给事中上书建议修建外城,先帝采纳了这个建议。

    一年后,外城修筑工作开始,十一年之后,外城全部工程结束,原来口字型的北京城成为“凸”字型。

     那时候钦天监可谓是一时风光无两,加之那时先帝一心想要永生,对他们钦天监倒是多有侧重。

     当时的日子好啊,内监那些掌印见到监正都是客客气气。

    虽说他们钦天监是外三监之一,但是外三监没人权,权利小不说,所要管辖的事情那是丝毫不敢有差错。

     因此内十二监的一把手们能对他们这个外三监的一把手和和气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惜,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太久,先帝驾崩之后传位于先皇,可是先皇不长命啊。

    到了现今陛下掌朝,陛下有自己的想法,那些和他唱反调的六部官员都被罢黜了不知道多少。

     对于他们这个小小的钦天监,陛下只要不乱来,黄凯就谢天谢地了! 这时候,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听脚步,人还不止一个,多人的脚步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明显。

     黄凯看向露台入口,没一会儿,冬官杨钧带着一名灵台郎和一名保章正匆匆的赶上来! “见过监正!”三人向着这位老人行了一礼,礼毕,杨钧快步上前,在老人身前停下,低下身子道:“监正,司天仪发现异常,异常区域位于南方。

    ” 黄凯缓缓的放下茶杯,淡淡的道:“发生何事?” 杨钧知道老人的行事习惯,尽量言简意赅,“两刻钟前,司天仪突然金光大放,有人在晋升过程中不尊王法,强行晋升。

    今夜当值的灵台郎对此人进行灵台问心,可此人心中并无君父。

    ” “于是,当值的灵台郎与保章正联手施压,但是最终还是让这人晋升成功了。

    ” 黄凯依旧不急,等杨钧说完,缓缓道:“可知道此人是晋升几品?” “从凡晋升九品。

    ”杨钧始终保持着躬身的姿态。

     “细节可记下了?” “记下了!”杨钧往后一挥手,他知道这位老人这时候想知道更多细节。

    在露台入口的灵台郎和保章正立马上前,站在杨钧身侧,这个距离不至于让黄凯听不到,也不至于站到杨钧的前面。

     “说说吧!”站在旁边的灵台郎立马躬身,“回监正,两刻钟前,司天仪靠南的位置突然亮起一道金光,起初只是一个小光点,随后变成一个绿豆大小的光点。

    下官猜测是有人晋升,于是启动灵台问心,下官问此人‘道法’,看他是否忠君,可是此人却回答……” 说到这,这位年轻的灵台郎停顿了一下,似是不知道怎么说,但此时并非能中断的时候,于是只好硬着头皮道:“此人回答,权力应当对权力的来源负责,他认为权力来源的根本是人民,修行也是如此。

    ” 一时间,露台上极为安静,这位灵台郎和身侧的保章正连呼吸都刻意压制,生怕呼吸声大一些从而破坏了这安静的氛围。

     “倒是有意思的言论,随后呢?” 黄凯身后的几人这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时一直没说话的保章正道:“回监正,下官和廖灵台想要给这无君父之人施压,于是操纵司天仪对此人进行压迫,可是此人最终成功晋升了,这说明此人内心坚定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