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烛光照影

关灯
    砍掉的好。

    ” “你明明是通过这棵树进来的,为什么又建议我砍掉这棵树?”昭明不解的问。

     “因为我有求于大人,”小偷老实回答,“所以要多为大人着想,您就开开恩吧。

    ” “三哥,”昭胜对昭明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此人行偷窃之事,被人赃俱获,不仅不以为耻,反而毫无悔意,三哥千万不要因为一时之仁,而纵容了此等偷鸡摸狗之徒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爷,老爷饶命啊,”小偷见昭明似乎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赶紧说,“我家里还有一家老幼,求大人开开恩,不要告官啊。

    ” “知道家里还有家人要受牵连,你还要偷?”管家五弟昭胜在一旁不懈的说。

     “老爷啊,要是还有其他的法子,我又怎么会偷盗呢?”小偷跪地辩解道。

     “你明明有手有脚,为什么放着那么多好的营生不做,却偏偏要做贼?”昭明没有回话,昭胜继续说。

     “大人不知啊,小人有疾病,不能上战场征战,也无法务农。

    ”小偷求饶道,“往常家里的生计都靠老父亲和兄弟操持,而如今他们都死在了战场上,老母亲和嫂子听说消息一起病倒了,小人要照顾二人,无法出门行商,如果不行偷盗之事,又怎么存活呢?就请大人开恩放了小的吧。

    ” “你的父兄明明是战死沙场的英雄,却有你这样的儿子和兄弟,你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靠偷窃来的钱财养活母亲和嫂子,你觉得她们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吗?”昭胜逼问道。

     “不接受,连命都没得活,有什么心安理得好谈?”小偷无奈的说。

     “你还敢狡辩?”昭胜有些生气了。

     “既然是战死,难道没有什么奖赏吗?”昭明倒是没有动怒,他继续问。

     “有,但是之前家里揭不开锅,借了外债,都拿去还债了,”小偷赶紧回答,“赐下来的民爵啊,也早就抵罪去了。

    ” “抵罪?这么说,你还是个惯偷?”昭胜说,“三哥,此人属于累教不改型,你就别和他浪费时间了。

    ” “如果我放了你,你还会继续偷盗吗?”昭明看了昭胜一眼,没有反驳,但还是继续问小偷。

     “我想,会的,”小偷回答昭明,“因为我实在没有别的谋生的手段。

    ” “假如我释放了你,给了你固定的工作,让你在我府上当杂役,你还会偷窃吗?”昭明没有接弟弟的话,继续问小偷。

     “如果这样,老爷对我有恩,我肯定不会再偷老爷的东西了,”小偷回答,“但是,当杂役工钱太少,我可能还是会去偷别人家的东西。

    ” “嘿,我说你?”昭胜听了,气的指着小偷的鼻子就要开骂。

     “罢了,”昭明挥挥手,“送去官府吧。

    ”他对昭胜说。

     “等等,”在左右押着小偷要离开的时候,昭明又叫住了他们。

     “怎么了,哥?”昭胜问道。

     “你叫什么,家住哪里?”昭明问小偷。

     “大人,大人饶了我的家人吧。

    ”小偷恳求道。

     “我要是说,我是想给你的家人一些钱物你信吗?”昭明说。

     “大人,这?”小偷犹豫了。

     “你偷盗确实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惩罚,所以我不会放过你,”昭明说,“但是呢,你的父兄为国而死,你又被送到了官府,家里的母亲嫂子实在可怜,我于心不忍,想要周济一下,做点好事为自己积德,你觉得如何?” 小偷左思右想,最终泣不成声,将家里的地址告诉了昭明。

     “确实,这人真是奇怪,”蔡止和郎官讨论的正是这样一个案子,郎官看完了昭明的举动,不解的说,“人家去他家里偷东西,他不仅不生气,反而还可怜起了贼人,难以理解。

    ” “这是古代君子的作风,”蔡止告诉郎官。

     “我觉得这人一套儒家做派,有些迂腐,”郎官小声的说。

     “我倒是觉得不然,”蔡止说,“虽然他怜惜此人家里的情况,但最终还是将他送官了,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犯罪,是通过结果来判断的,而不是通过动机。

    能够想明白这一点,说明此人虽然善良,但是绝不迂腐。

    ” “是,大人,”文官郎不再反驳,他继续工作去了。

     蔡止原本就与昭明有过一面之缘,对昭明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这一会又有了这个契机,于是决定有空再去拜会一下。

     “大人,”正在蔡止内心里计划的时候,一个杂役来报,“阎乐大人来了。

    ” “阎乐来了就来了,大人什么大人,”蔡止不满的说,杂役低下了头。

     “他来做什么?”蔡止问。

     “大人,您忘了阎乐最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