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雨夜老宅惊魂(二)

关灯
    凌晨一点,解剖室的灯依旧明亮。

    法医邓立恒已经完成尸检初步报告,程望和王佳赶到时,他正在擦手。

     “心包穿刺致死,利器长度约12至14厘米,角度略向上斜刺。

    ”邓立恒将X光片与解剖图摊开,“下刀极准,正中心脏,几乎当场死亡。

    ” “有没有挣扎痕迹?” “基本没有。

    手掌有轻微抓痕,但不是挣扎留下的,反倒像是死者在临死前主动抓住什么东西——比如你们说的那根发夹。

    ” “死亡时间?” “结合体温、尸斑等指标,大约是晚上八点五十至九点之间。

    ” 程望沉思片刻,问:“有没有在体表或衣物发现异物残留?” “死者右手袖口内检出一小块异色纤维,非衣物材质。

    我们检测后发现,是种涤纶混纺织物,常见于女士围巾或连衣裙下摆。

    ” “也就是说,嫌疑人很可能是女性,或至少穿着女性衣物。

    ” “目前线索指向是这样。

    ” 程望点头,迅速回局里调取附近路口监控资料。

    因为中和巷巷口有老式摄像头,虽然分辨率差,但勉强可看出人影轮廓。

    技侦组筛查案发当晚八点半至九点半的所有出入记录。

     晚上八点四十三分,一道人影撑伞进入巷口,穿一身米色风衣,身形瘦削、步伐稳定,看不出性别特征;而在晚上九点零七分,有同样体型的身影再次出现,但这次伞合起,人匆匆向主街方向跑去。

     “撑伞进来,跑着出去。

    ”王佳一边放大截图一边嘀咕,“像是干完活急着离开的样子。

    ” “能看清脸吗?” “逆光,看不清。

    但对比身形、走路姿态,极可能是同一个人。

    ” 警方随即对中和巷及周边近百米区域进行走访排查。

    大部分房屋无人居住,唯有中和巷32号的报警人方翠芝,以及住在31号的退休中学教师老吴仍常住此地。

     方翠芝年约七十,面色灰黄,精神显得疲惫,她在警方第二次询问时补充说: “那天我刚吃完晚饭,八点四十多吧,听到外头巷口有伞声。

    很快,就有人进了老沈家,我当时没多想。

    后来九点多,我准备睡觉,结果突然听到一声‘咚’的响动,还有点瓷器碎裂的声音。

    我这才觉得不对。

    ” “你认得那人吗?” “没看清。

    但我听着像是个女人的脚步。

    ” “你怎么判断的?” “我们这种年纪,听觉特灵。

    那步子很细碎,不是男的走路那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