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为鉴》——从历史系研究生到正部级高官(ai辅助小说)

关灯
    亩薄田,靠天吃饭,刨去口粮和赋税,还能剩下多少? 母亲王秀英撩开打着补丁的蓝布门帘,从灶间走了出来。

    她手里攥着一小叠皱巴巴、面额不一的钞票,大多是五毛、一块的,最大的一张是十块。

    她走到陈默身边,不由分说地把钱塞进他手里,动作带着不容拒绝的急切。

     “拿着,穷家富路。

    在外面别苦着自己,该吃吃,该喝喝。

    ”王秀英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急切又饱含着忧虑。

    她粗糙的手紧紧握住儿子的手,那双手因为常年操劳家务和农活,布满老茧,却异常温暖有力。

     陈默感到那叠纸币带着母亲的体温,也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他喉头有些发哽,低低唤了一声:“妈……” 王秀英看着他,眼神复杂,既有骄傲,又有化不开的愁绪和一丝难以言说的不解。

    她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下去,几乎是在自言自语:“学历史……唉,能当饭吃?能挣出你弟的学费?能盖起新房子?隔壁老刘家的二娃,在南方厂子里,听说一个月能挣这个数……”她伸出几根粗糙的手指比划了一下,数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模糊不清。

     “妈!”陈默抬起头,目光穿过低矮的门框,投向外面翻滚的乌云和压抑的山峦。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像山涧里撞击岩石的溪流,“历史里有大道理,有大智慧。

    学通了,总能找到路。

    您信我。

    ” 他反手用力握住母亲那双粗糙的手,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和信念传递过去。

    “等我毕业,家里就好了。

    一定会好起来。

    ”他重复着,像是在说服母亲,也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脑海中,导师周明远教授那清癯睿智的面容浮现出来,还有他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治史如观火,洞悉兴衰,可谋未来!” “轰隆——!” 一声闷雷在头顶炸响,震得土屋簌簌落灰。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砸在泥地上,砸在破旧的屋顶上,也砸在陈家坳每一个沉默的屋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