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长河入海

关灯
    第十六章:长河入海 1.雪夜档案 陈默站在省委大楼顶层,窗外的雪片斜飞,在玻璃上撞出细碎的声响。

     办公桌上摊开的《贞观政要》被翻到了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面上,不知何时浮现出一行墨迹: “刺史之责,不在治人,而在治史。

    ” 字迹是周明远的,但墨色新鲜,仿佛刚刚写下。

     他伸手触碰,指尖却穿透了纸页。

    整本书突然无风自动,哗啦啦翻回扉页,那行二十年前的赠言旁,多了一滴干涸的血迹。

     窗外,一只乌鸦落在旗杆顶端,血红的眼睛直直盯着他。

     --- 2.机场的最后一班机 国际机场的VIP候机厅空无一人。

     陈默的工作证在安检处刷出异常提示,系统显示他的权限已被临时冻结。

    但当他走向登机口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像没看见他一样。

     廊桥尽头,林薇的行李箱孤零零地立在舱门前。

    X光机的残影还浮在空中,青铜酒器的轮廓里嵌套着无数细小的铭文,像锁链般缠绕着中央那颗跳动的心脏。

     陈默伸手去碰,行李箱的锁扣却自动弹开——里面只有一面铜镜,镜面裂纹组成一张熟悉的脸。

     是他的倒影,但镜中人的嘴角正缓缓上扬。

     --- 3.青铜匣的终极秘密 省委机要室的保险柜发出低沉的嗡鸣。

     陈默输入周明远的生日密码,柜门弹开的瞬间,寒气扑面而来。

    原本存放解剖报告的隔层里,静静躺着一个全新的青铜匣子——比之前那个小一圈,匣面纹路却更加繁复。

     匣底刻着两行小字: “永和三年,梁冀监造。

    ” “1998年4月,郑国栋启用。

    ” 当他捧起匣子时,办公室的灯光突然频闪。

    墙上的电子钟开始疯狂倒转,最终停在1998年4月15日23:59。

     玻璃窗映出他的身影,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