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主教堂医院:中西医的较量

关灯
    暂时缓解一下氛围。

     胡适继续说道:“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弃医从政,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业,这不代表他放弃西医,接受中医啊!” 王至诚反驳:“但也不能证明他们反对中医啊!”接着他说:“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是看透治国比治病更重要;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看到医治灵魂比治愈身体更重要。

    此外,厉麟同往仙台的厉绥之,堪称中国西医学教育之父,他提倡中西医结合,认为中国医疗事业方兴未艾!” “是他们看到了,外来的西医学给中国几千年阴霾的中医的天空带来了一线光明。

    ”胡适接着说道,“1910年,东三省鼠疫流行,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受清政府的邀请担任总指挥,迅速控制了疫情,震惊了世界。

    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决定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在中国全面推行西洋医学。

    ” 王至诚继续补充:“1913年,医科大学和专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列入了解剖学、有机药学、无机化学等52科,却没有将中医、中药列入,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就是近代史上的‘漏列中医案’。

    ” 胡适强调:“漏列中医案是中医界的第一次危机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现在让沪大、震旦、约大的医学院增设中医学课程,恐怕不是孙中山的初衷。

    ” 王至诚说:“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圣约翰大学的讲话,给大家照亮了道路,但他并没有提及一个‘医’字,因此谈不上他要圣约翰大学推广西医或废除中医说。

    ” “章太炎是俞樾的得意门生,他在《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中否定五行学说,主张完全废弃。

    ”胡适说道,“他在日本讲学期间影响了一批留日学生,其中余云岫出版的《灵素商兑》对中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严厉批评与质疑。

    ” 王至诚回应:“余云岫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预科毕业后,不论是在上海公立医院担任医务长,还是个人行医,他所用的都是中西医结合,药有中药也有西药啊!” “中医与西医一样,良莠不齐,实属难免。

    ”于右任见双方争论愈演愈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