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心存探究

关灯
    采。

     还有,她竟言自己不擅诗文?可她出身容氏,家学渊源,怎会连《千家诗》都不敢言通? 更令人诧异的是,母亲原先还一口一个苏姑娘地喊着,眼下却默许苏萤喊她大伯母。

     这所有的一切看似奇怪,又不奇怪;似合理,又不合理。

    不知不觉间,这位少年举人便存下了一份探究之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神思飘忽间,忽觉眼前有人晃了晃手,杜衡遂收起思绪,轻咳一声以作遮掩,方低头看去。

     此时,婉仪已默写出了祖母让她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他看了看,点头道:“此字写得比之前有所进步。

    ”并且示意婉仪,可以将字拿去给祖母讨个夸奖。

     杜婉仪当然相信兄长所说,于是迫不及待地将字呈到祖母面前。

     老夫人端详片刻后,问道:“婉仪可品出这两句的妙处?” 只见杜婉仪胸有成竹道:“这两句的诗眼在于‘疏影’与‘暗香’,疏影二字体现了梅枝的灵动,‘暗香’更是妙了,将梅香变得好似真能闻到似的!” “品得好,足见你这几日没有偷懒。

    ”老夫人欣慰地点头,随即又看向了书案前的孙子,招手道:“衡哥儿,你讲讲你的见解。

    ” 杜衡听到召唤,便走上前来,认真地答道:“孙儿觉得婉仪说得有理,若非要再品上一品,孙儿以为‘水清浅’才是此诗句的绝妙之处。

    ” “哦?”老夫人抬眸。

     只见杜衡虚心解释道:“只有‘水清浅’才能倒映出梅枝横斜,也只有‘水清浅’为景,才使得暗香浮动有处可循。

    ” 苏萤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她自然知晓,这句诗出自南唐残篇,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故此诗的真正妙处在于,将“竹”改为“疏”,将“桂”改成“暗”,如此一换,使得梅花形神兼备,意境脱胎换骨。

    在她看来,婉仪的品鉴是对的,杜衡的点评就不过尔尔了。

     苏萤心想,难道他是因胞妹生辰,而故意收敛锋芒以作抬举之用? 如若不是,单就此番评说,她实不相信这位杜衡能有金榜题名之相。

     喜欢高门长媳请大家收藏:()高门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