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医院政委

关灯
    大成寨下方,那一片片广袤无垠的农田如同绿色的海洋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微风拂过,绿浪翻滚,仿佛是大地母亲轻轻舞动的裙摆。

    田间阡陌纵横交错,将这一块块绿意盎然的农田划分得整齐有序。

    田边的绿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它们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又似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为人们带来清凉和惬意。

    远远望去,这些绿树与农田相互映衬,宛如一块巨大而璀璨的翡翠镶嵌在辽阔的大地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在这片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之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十座古朴典雅的民房。

    这些房屋有的依山而建,有的傍水而立,彼此之间通过蜿蜒曲折的小路相连通。

    青瓦白墙,雕梁画栋,彰显出浓厚的乡村风情。

    每一座民房都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

    这里就是美丽的王坪村,宛如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

     而矗立在这片土地之上的大城寨,则恰似一位威风凛凛、不怒自威的守护者。

    它高高地耸立着,俯瞰着周围的一切。

    大城寨设有东南西北四道寨门,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

    寨门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寨墙和寨门都是由坚固的条石精心砌成,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吹雨打和历史的沧桑变迁,却依旧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这座大城寨始建于宋朝淳熙年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它得到了重新修缮和加固,使其更加牢固耐用。

    在过去,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大城寨曾是白莲教的聚居之地。

    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让后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之情。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设立王坪时,在大城寨上特别设置了一所分医院。

    这里位置险要,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处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治的关键场所,更堪称是守护总医院安全的一道坚实屏障。

    为此,特意加派了整整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大成寨。

     在寨子之上,建有一座名为“万灵”的古老庙宇。

    庙宇之中,香烟袅袅升腾,氛围庄重而肃穆。

    那缕缕青烟,似乎承载着人们对于神灵庇佑的虔诚祈愿。

    而在陡峭的山崖之上,赫然镌刻着“红军精神万岁”几个大字。

    字迹笔锋遒劲,刚健有力,仿佛正透过岁月的沧桑,向世人娓娓道来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壮举以及他们坚如磐石般的信仰。

     当人站立于大城寨之巅,极目远望,视野尽头处,一幅令人心潮澎湃的景象跃入眼帘——那便是震撼人心的“平分土地”巨幅石刻。

    这幅巨大的石刻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山岩之间,其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据钻字队的人介绍每个字高约两丈,任意一笔的笔画里都可以隐藏一个人。

    再将目光拉近,俯瞰下方,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片规模宏大的总医院,绿树成荫,翠竹成片,四五十座民居小院隐藏其中,既能躲避天上的飞机,又有清新的空气。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与深深的感慨。

    那些受伤生病的战士,用他们青春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在前线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来到总医院既是治疗伤病的地方,也是他们休养身体和积蓄精力的能量场。

     在总医院那座静谧的小院前方,一块巨大且醒目的总医院招牌高高悬挂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新的一天开始之时,一道亮丽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那位新任的医院政委,竟是一名来自妇女独立团的巾帼英雄!只见她身着整齐干净的军装,全副武装,腰间还别着两把锃亮的手枪,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她步履稳健地走进了伤病员们居住的屋子,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与坚定不移的信念。

    每一步都带着沉稳与力量,似乎要将希望和温暖传递给屋内的每一个人。

     她来来回回地穿梭于病床之间,亲切地询问着每一位伤病员的伤病状况以及生活所需。

    每当走到一张病床前,她便会微微俯下身去,用温柔而又关切的语气问道:“同志,感觉怎么样啦?伤口还疼吗?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呀?”然后静静地聆听着伤病员们的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