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医门传承的考验

关灯
    :“关中汉子,年三十有五,晨起时左脸如寒霜覆面,右脸却火烧般红肿,言语时左右脸表情相悖,医者皆称‘鬼上身’,实则中了双面蛊。

    ” 叶尘瞳孔微缩。

    双面蛊,记载于《滇黔蛊毒经》,是苗疆“双生蛊”的一种,需雌雄二蛊分别植入左右脸面,发作时操控肌肉神经,状若两人同脸。

    但更棘手的是,此蛊必与“幻心草”配合使用,中蛊者会产生双重人格,若强行取蛊,轻者疯癫,重者暴毙。

     他忽然想起半年前在江州遇到的戏子,因情感纠葛被下蛊,症状与这病案极为相似。

    当时他用“分心术”稳住患者心神,再以“引虫香”逼出蛊虫。

    但眼前病案更复杂,患者已出现“脸温差”,说明蛊虫已与血脉相融。

     “需先断幻心草的药性。

    ”叶尘沉吟,“幻心草喜阴,服下‘阳炎散’可使其失效。

    但双面蛊受药性刺激会疯狂撕咬,必须在鼻尖点‘醒神露’,同时用银针扎左右脸的地仓穴,让蛊虫误以为找到新宿主,再以‘吸蛊蛭’引出。

    ” 玄霄子挑眉:“《滇黔蛊毒经》只说用‘血蝉蛭’,你为何用吸蛊蛭?” “血蝉蛭生于南疆,关中难寻。

    ”叶尘解释,“吸蛊蛭虽小,却喜食同类,且可在药铺买到活水蛭,以朱砂、麝香浸泡三日,便能替代血蝉蛭的功效。

    ” “妙!”玄霄子击掌,“医道贵在用变,你能根据地域药材灵活变通,正合医门‘活人不拘古法’的宗旨。

    ” 第三卷:枯木逢春 第三张黄纸,字迹淡如青烟:“京都贵胄,年逾花甲,患‘枯木症’,全身肌肤干裂如树皮,指甲脱落,毛发皆枯,医者断言命不过月。

    ” 叶尘心头一震。

    “枯木症”,医门记载中最神秘的病症之一,《青岚医典》称其为“血枯髓竭之相”,需用“还魂汤”配合“玉泉针法”,但药引“千年血参”百年难遇,且针法需在子时三刻,气血最弱时施针,稍有差池便会血崩而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想起师父曾说过,二十年前有位师叔曾遇到过类似病症,最终因药引不足而失败。

    此刻黄纸病案上没有提到药引,显然是考验他能否另辟蹊径。

     “枯木症,病在血,根在肾。

    ”叶尘缓缓道,“肾主水,司津液,血枯则津亏,津亏则肤枯。

    千年血参可补先天精血,但若无此物,可用‘紫河车’(胎盘)配合‘熟地、阿胶、龟甲胶’熬膏,先补后天气血。

    针法方面,改‘玉泉针’为‘三阴交、太溪、血海’三穴,以‘文火针法’缓缓催动气血,每日辰时施针,借初升阳气助药力。

    ” 玄霄子忽然取出一个小玉瓶:“这是当年你师叔未能用完的‘血参露’,只剩三滴。

    若你用紫河车方,可敢在血参露中加两滴黄酒,以火性引动药效?” 叶尘盯着玉瓶,忽然想起《青岚医典》里的批注:“血参性阴,黄酒性阳,阴阳相激,可化磅礴生机。

    ”但此法从未有人试过,稍有不慎便会灼伤经脉。

     “弟子敢试。

    ”他接过玉瓶,“血参露滴在紫河车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