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同行的挑战与合作

关灯
    后如果没有改善,叶尘的职业生涯就算毁了。

     散场时,王建国特意绕到叶尘身边,低声说:“小叶,马钱子过量伤人的案例我见过三例,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谢王老师提醒。

    ”叶尘打断他的话,目光落在老人胸前的针灸协会徽章上,“但有些路,总得有人走下去。

    ” 第二章针药相合 次日午后,叶尘诊所的木质招牌在春风中轻轻摇晃。

    诊所不大,只有三间诊室,但进门处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药材,墙角的艾灸仪正散发着淡淡艾香。

    张启明三人到达时,第一位患者已经趴在治疗床上,背部的纱布揭开,露出腰椎处触目惊心的手术疤痕。

     “陈师傅,三年前做过两次腰椎融合手术,现在下肢麻木加重,大小便无力。

    ”叶尘戴着白手套的手指在患者腰部游走,指尖停在大肠俞穴时,患者突然发出闷哼,“西医建议第三次手术,但神经粘连严重,风险极高。

    ” 李芳玲注意到病历上的MRI报告:腰椎管狭窄,马尾神经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

    按照西医标准,除了手术别无他法。

    她抬头看向叶尘,发现他正从银针盒里取出三根一寸半的毫针。

     “我会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腹针。

    ”叶尘的声音平静,“百会、四神聪调节元神,中脘、关元补益脾胃。

    马尾神经属于中医‘经筋’范畴,《黄帝内经》说‘肝主筋’,所以还要取太冲、太溪。

    ” 张启明忍不住开口:“腹针?那不是薄智云的疗法吗?你确定对神经压迫有效?” “神经压迫的本质是气血痹阻。

    ”叶尘的银针已经刺入中脘穴,手法轻盈如蝶舞,“腹针通过调节腹部经络,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陈师傅,现在感觉下肢有发热吗?” 患者含糊地“嗯”了一声:“腰好像松快了些。

    ” 王建国凑近观察进针角度,发现叶尘的针体与皮肤呈30度角,正是腹针的标准手法。

    更让他惊讶的是,当银针刺入关元穴时,患者的脚趾居然微微颤动——那是马尾神经受刺激的表现。

     “接下来是汤药。

    ”叶尘洗净手,走到中药柜前,“重用黄芪60克补气,配合地龙、全蝎通络,再加入菟丝子、桑寄生补肝肾。

    张主任刚才提到的马钱子,我会用0.5克,并且配伍甘草、绿豆解毒。

    ” 张启明盯着药方,突然发现里面还有一味乳香:“乳香伤胃,患者长期服用止痛药,脾胃本就虚弱,这样配伍不合适吧?” “所以我加了炒白术和茯苓。

    ”叶尘将写好的药方递给护士,“中医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就像打仗需要前锋、主力和后勤,单味药的毒性可以通过配伍化解。

    ” 第二位患者进来时,扶着助行器,每走一步都要绷紧腿部肌肉。

    渐冻症早期的典型症状——下肢无力,步态蹒跚。

    李芳玲注意到他的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这是中医里脾虚湿盛的表现。

     “西医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渐冻症。

    ”叶尘示意患者坐下,“但我通过脉诊发现,他左关脉弦细,右关脉濡弱,属于肝风内动、脾胃虚弱证。

    《素问·痿论》说‘治痿者独取阳明’,所以重点调理脾胃。

    ” 王建国突然想起,上周在西医神经内科听课时,主任说渐冻症的发病机制与谷氨酸兴奋毒性有关,而中医的脾胃理论,似乎与神经保护没有直接关联。

     “我会用针灸刺激阳明经穴位,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叶尘的银针在患者小腿上快速取穴,“同时配合头针,刺激运动区和感觉区。

    汤药方面,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加入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 患者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含糊:“叶医生,我吃了您开的药三天,昨晚居然能自己翻身了。

    ” 张启明的瞳孔微微收缩。

    渐冻症是进行性加重的疾病,患者不可能在三天内出现如此明显的改善。

    他下意识地看向李芳玲,发现对方也满脸震惊——作为神经内科医生,她清楚这种病情逆转意味着什么。

     “这只是开始。

    ”叶尘取出温灸盒,在患者腹部的气海穴上放置艾柱,“中医治疗慢性病,讲究‘慢病快治,贵在通神’。

    通的是气血,神的是医患互信。

    ” 第三位患者是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校服领口紧紧扣到脖子,脸色苍白如纸。

    李芳玲接过病历,看到上面写着:高三学生,压力过大导致闭经,服用黄体酮无效,诊断为心因性闭经。

     “我给她用了耳穴压豆,贴在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穴。

    ”叶尘示意女孩坐下,“同时配合心理疏导,让她每天记录三件开心的事。

    今天是治疗的第五天,她的月经已经有来潮迹象。

    ” 张启明注意到女孩的指甲上有淡淡的粉色,不像刚来时那样青白。

    李芳玲突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