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山入世

关灯
    边小吃的油烟熏染,他忽然怀念起医门后山的清风,那风里带着党参花的甜香,不像这里,连空气都带着金属的腥涩。

     "济世堂"的木招牌在巷口摇晃,漆色剥落如老人的指甲,门前的两盆艾草早已干枯,却还倔强地挺着枝干。

    推开门,福尔马林的气味混着陈药味扑面而来,穿白大褂的中年人正趴在桌上打盹,病历本上的字迹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

     "我从青螺山医门来。

    "叶尘的话惊醒了中年男人,对方上下打量他洗得发白的青布衫,目光落在他腰间的犀角印章上:"医门?没听说过。

    有医师资格证吗?"叶尘摇头,从药篓里取出泛黄的《濒湖脉学》:"您若信我,让我试诊三日。

    "男人盯着他清亮的眼睛,忽然想起自己刚从卫校毕业时的模样,叹了口气:"行吧,我姓陈,这诊所开了十年,如今快撑不下去了。

    " 第四章首诊惊俗 第七日正午,诊所来了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幼儿的小脸烧得通红,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喘息。

    陈老板看了眼体温计:39.8度,正要开退烧药,叶尘已蹲在地上,用拇指轻推孩子腕部的"三关"穴:"惊风入肺,不可用寒凉药。

    "他从药篓里取出晒干的淡竹叶,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孩子肚脐,又点燃艾条悬灸"大椎穴"。

     "你这是误人子弟!"妇人尖叫着要夺孩子,陈老板也急得直擦汗。

    叶尘却稳稳托住幼儿的小手,银针在"少商穴"快速点刺,挤出三滴黑血:"您看孩子指甲,青黑如漆,这是胎毒未清所致。

    "半个时辰后,幼儿的呼吸渐渐平顺,烧也退了三分。

    妇人摸着孩子的额头,泪水夺眶而出:"大医院说要住院,说可能是肺炎......" 当晚,陈老板翻出压在箱底的《针灸大成》,看见叶尘正在灯下用朱砂标注"小儿惊风十三法",墨线在穴位图上勾出流畅的弧线,像极了医门后山的溪流。

    "你这手法,比电针仪还灵,"陈老板递来一杯浓茶,"可现在的人,只信CT片子,不信三根银针。

    " 第五章顽疾克星 深秋的雨巷飘着桂花香,穿香云纱旗袍的妇人扶着门框喘息,右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五年了,"她摘下墨镜,眼底布满血丝,"西医说我是神经性头痛,可吃了两百多盒止痛药......" 叶尘凝视她眉间的川字纹,忽然注意到她指甲边缘泛青:"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