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周纪五 赧王下

关灯
    金绸缎去请他当丞相。

    孔斌说:“要是大王真信我的治国之道,我就算吃糠咽菜也干;要是只想用高官厚禄拴住我,那我就是个普通打工人,魏王还缺我这一个吗?”使者死磕,孔斌才去了魏国,魏王还亲自到郊外迎接。

     孔斌一上任就搞改革:把宠臣的职位给贤才,把没功劳的人的俸禄赏给有功的人。

    结果一堆丢了职位的人开始造他的谣,文咨跑去告诉他。

    孔斌说:“跟老百姓聊改革大计?早知道不可能!古代牛的政治家刚开始都得挨骂。

    子产当郑国丞相,三年后骂声才停;我先祖孔子当鲁国丞相,三个月后就没人骂了。

    我现在天天搞新政策,虽然比不上先贤,但还怕挨骂?” 文咨好奇:“孔子当年挨的啥骂?”孔斌说:“刚开始鲁国人唱:‘穿皮衣配蔽膝,扔了也没毛病;穿蔽膝配皮衣,扔了也不亏。

    ’等三个月后政策见效了,又唱:‘皮衣礼帽真合适,满足我们的需求;礼帽皮衣都很棒,给咱实惠不偏心。

    ’”文咨一听:“原来您跟圣贤一个路子!” 但孔斌在魏国当丞相才九个月,提的大计划全被魏王否了,他叹气说:“我说的话没人听,说明我的建议不对。

    拿人工资不办事,这叫尸位素餐,罪过啊!”于是称病辞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问他:“大王不用你,你咋不跳槽呢?”他说:“往哪儿跳?山东六国早晚被秦吞并,秦国不讲道义,我肯定不去。

    ”新垣固劝他:“贤者在哪都该搞建设,你当魏相没多久就走,是志向没实现吗?咋跑这么快?”孔斌说:“正因为没啥改变才走啊!现在秦国一心想吞天下,跟他讲道义根本没用,救亡都来不及,还搞啥建设?以前伊挚在夏,吕望在商,两国还是没救,难道是他们不想干?是形势不允许啊!现在山东六国全是老弱病残,三晋割地求平安,两周投靠秦国,燕齐楚都跪了,要不了二十年,天下估计全是秦国的了!” 应侯复仇记:魏齐的悲惨结局 秦王为了给应侯范雎报仇,听说魏齐躲在平原君赵胜那,就花言巧语把平原君骗到秦国扣下,还派使者跟赵王说:“不把魏齐的头送来,你弟弟别想回国!”魏齐走投无路去找虞卿,虞卿直接甩了相印,跟他一起跑路,想去魏国找信陵君投奔楚国。

    信陵君犹豫见不见,魏齐一怒之下自杀了。

    赵王最后还是拿他的头给了秦国,秦国才放平原君回去。

    九月,五大夫王陵又带兵打赵国,武安君白起生病了,没去。

     赧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癸卯年:邯郸保卫战与毛遂自荐 正月,王陵打邯郸没占到啥便宜,秦王又派兵增援,结果王陵还是折了五校兵力。

    白起病好了,秦王想让他上,白起说:“邯郸不好打啊!诸侯的救兵天天都在来的路上,他们恨秦国很久了。

    秦国虽然长平赢了,但士卒死了一半多,国内空虚,现在跑大老远去打人家国都,赵军在里面守,诸侯在外面攻,咱必败!” 秦王亲自下令,白起不去;派范雎去请,白起还是称病不去。

    最后只好让王龁替王陵挂帅。

     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平原君想从门客里挑20个文武双全的人一起去,只挑了19个,剩下的都不行。

    这时候毛遂自己站出来要去,平原君说:“贤才就像锥子放兜里,尖儿立马就露出来了。

    你在我门下三年,我咋没听说过你?你不行,留下吧!” 毛遂说:“我今天就是来求您把我放兜里的!要是早放进去,我早就整根锥子都露出来了,不止露个尖儿!”平原君只好带他去,那19个门客互相使眼色,偷偷笑他。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聊合纵抗秦的事,从早上说到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