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妥协

关灯
    路知行将手里的书包给女儿背好,又叮嘱几句,看着女儿进了幼儿园大门,才返回五米外的槐树下,陪着薛宴辞同叶承明聊天。

     “坐地铁过来的?” 今天是叶嘉念第一天在北京读书,也是她第一次坐北京的地铁。

     路知行原以为小姑娘会闹脾气,但事实上叶嘉念乖得很,即使被挤得东倒西歪,也没抱怨一句。

     “嗯。

    ”薛宴辞点点头,“念念这几年养得有些骄横了。

    ” 叶承明抬起垂在身侧的右手,拍拍路知行的肩膀,“我看知行把孩子教的蛮好的。

    ” “是是是,赶明儿让知行给您当儿子,我给您做儿媳好了。

    ”薛宴辞总是会用一句话逗得这位老将军放下架子,哈哈大笑。

     这份松快劲儿在薛宴辞出现之前,叶家从未有过。

     在一阵欢笑声中,叶承明板着脸,提着音调的一句,这么好的孩子,便宜承樱那丫头了。

    竟把一向侃然正色的王秘书都引得微微翘起了嘴角。

     薛宴辞自谦一句,“真不得了,这下全家人都是知行的后台了,单我自己成外人了。

    ”随后牵起身旁丈夫的手。

     一家人就这么说说笑笑的,多好啊。

     许是幼儿园门卫见到了叶承明的车,或是见到了拎着公文包站在一旁的王秘书。

    没多一会儿,幼儿园书记赵高萍扬着满面春风的脸,就来了。

     先是敲定了叶嘉念每日乘坐校车上下学的事,然后又寒暄几句,特意叮嘱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的事情后,握握手也就散了。

     若不是因为叶嘉念,赵高萍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和叶承明、薛宴辞握手的机会。

     而这仅一次握手,也只托付一件事,叶嘉念是叶家的孩子。

     叶嘉念的爷爷是上将军衔,军委政委;叶嘉念的妈妈是市委常委;叶嘉念的爸爸是多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清晨,对一切无所知晓的叶嘉念,开始了她作为叶家人的一生。

     薛宴辞十二岁明白放下身段才能成事的意思,叶嘉念也许今天就会明白这个事。

     无论是睁眼就有晴姐等着给她穿裙子,还是坐在餐桌前就有热腾腾的饭菜,亦或是出门就有司机陪同……这些东西都只不过是,叶嘉念生来就是薛宴辞和叶知行的女儿,是叶家的孩子,所享受的一些待遇罢了。

     这并不是什么高贵的待遇,更不是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东西。

     若想在这世间维持住这份体面,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好底色。

     无论是今日早起拥挤的地铁,还是每日的校车,或是路知行每个周日凌晨五点带叶嘉念去的菜市场。

     所有人都只想要告诉叶嘉念一个道理: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天津,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重压下努力生存着。

     他们赚钱有多么辛苦,而我们花钱又是多么轻松? 这并非是为了警示叶嘉念,而是要在她心里烙下一道印:永远都别忘了自己是谁。

     只有真的到群众中去了,才会有机会带着一颗悲悯的心从群众中走出来。

     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被弯弯绕绕击垮,被酒桌面子击垮,但是心系百姓这个出发点永远都不会错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初心的问题。

     薛宴辞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这样的人,这也是叶家所有人对这个小辈的托付。

     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实事求是永远都不会变。

     “五一慰问的事派下去了?” 薛宴辞松开路知行的手,毕恭毕敬答着叶承明的话,“已经派下去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在下午的会议上确定一下。

    ” 叶承明点点头,又想起昨晚王秘书的汇报,上面指定了薛宴辞陪同出席全程慰问活动,不免有些感慨。

    这个在胡同里迷路,找不到家的小姑娘终究是长大了,只五年就撑起叶家了。

    这个速度比叶家每一位亲历者都更快,可太快,也未必是件好事。

     三十岁就被捧在这样一个高位上,有些太着急了。

    可也没什么办法,这是薛宴辞生来就注定的事。

    想到这些,叶承明的眼角竟也在悄无声息之间噙满了泪水。

     在战场上随着父亲叱咤风云了一辈子的人物,此刻也志得意满,深感世事无憾了,有薛宴辞在,有叶嘉念在,叶承明最后一个任务完成了。

     “知行,小辞工作特殊,家里的事还需